國立臺南大學專任教師基本資料
姓名陳姿蘭
系所幼兒教育學系
校內分機928
EMAILtzelanchen@mail.nutn.edu.tw
辦公室 
網址 
專長/研究領域幼兒園課程與教學、幼兒園觀察與評量、幼兒語言發展、幼兒學習與文化
學位畢業學校國別主修學門修業期間
博士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灣幼兒教育 
編號:25
期刊或研討會名稱: 教育實踐與研究
著作名稱:職前教保服務人員教學活動設計評分規準建構之研究
年度:2025
類別: 期刊論文
摘要:幼兒教育與中小學不同,無審定的教材,所以,幼教師的教學活動設計成為影響幼兒教育品質的關鍵因素。然而,教學活動設計是高度知識密集、動態且複雜的工作,職前教保服務人員需要專業的協助。本研究基於對幼兒教育品質以及職前教保服務人員教學活動設計需求之關心,旨在發展符合《幼兒園教保活動課程大綱》理念之教學活動設計評分規準,以協助職前教保服務人員發展教學活動設計能力。本研究先以專家德懷術建構評分規準的20 項評量指標(涵蓋教學目標、內容、方法與評量等四大面向);接著以此發展評分規準內容後,再邀請專家審議整體量表指標規準內容之適切性是否具備專家效度。其次,本研究以評分規準分析二、三、四年級職前教保服務人員之教學活動設計,確認本評分規準之信度以及區辨效度。而從三年段評分結果可知,職前教保服務人員在教學內容以及教學材料資源設計分面得分較高,但在學習評量、分析幼兒先備經驗,以及規劃適當提問、引導或鷹架策略部分,得分較低,顯示職前教保服務人員教學活動設計之學習需求。整體而言,本研究建構了一套具備信度效度之幼兒教學活動設計評分規準,在學術上填補了現有幼兒教案評量工具的空缺,在實務上可作為師資培育者進行教學、評量以及職前教保人員自評自學的輔助工具,為職前教保服務人員教學設計專業能力之發展與精進提供有力的支持。
關鍵字:幼兒教育、教學活動設計、評分規準、職前教保服務人員
編號:10
期刊或研討會名稱:
著作名稱:幼兒教保概論
年度:2025
類別: 學術專書
摘要:  提供讀者概要認識《幼照法》實施後,國內幼兒教保的定義、目標、重要性與服務的範疇。以教保觀點為主軸,擷取幼教思想家的關鍵人物與核心理念,期能引導大家看到這些教育及保育理念的時代背景,及其如何影響幼兒教保觀念與機構的發展。   銜接20世紀的教保思潮,從蒙特梭利教育、華德福教育、瑞吉歐及高瞻模式等「幼兒教保模式」,來說明教保理念或理論如何影響教保實務,並思考是否仍適合現代幼兒的需求。   從《幼照法》進入「我國幼兒教保政策與法規制度現況與挑戰」,來理解國內教保服務如何在法規保障與政策引導下發展,並思考法規制度如何影響教保品質、專業角色與家庭。   書中提供以「幼兒」為主體的幼兒教保課程與學習評量的理論與實務之參考與運用。教保工作延伸至家庭與社區的「幼兒園親職教育」,讓幼兒的學習不僅發生在幼兒園中,更在家庭中持續展開,共構出一個支持幼兒全人發展的教保系統。   本書各章提到的重點都是教保服務人員必備的專業知能,且在面對幼兒、同事、家長及社區時,更是一份專業的倫理關係與責任。幼兒教保工作不只是「做什麼」,更是「為什麼而做」與「未來要怎麼做」!
關鍵字:幼兒保育; 學前教育
編號:24
期刊或研討會名稱: 教育研究學報
著作名稱:幼兒在學校的地下遊戲之啟動與衝突幼兒
年度:2025
類別: 期刊論文
摘要:當幼兒離開教師的視線時,他們常自發性地啟動遊戲。如果他們的遊戲是發生在不被允許的時間,或者被禁止的方式,這種遊戲就稱為「地下遊戲」。本研究企圖了解幼兒在學校如何啟動地下遊戲,以及如何處理當中的衝突。本研究採質性研究法,立意擇取一個室內包含三個分隔空間以利幼兒地下遊戲產生的幼兒園班級進行研究,該班有 28位三到六歲混齡幼兒進行觀察,以參與性觀察的方式來收集資料。一週入園觀察三次,每次從早上八點至下午四點,共收集 128 筆觀察資料,此外亦訪談教師以檢核資料。本研究的資料分析採持續比較分析法,包括資料單位化、分類、框架建構及檢核。研究發現幼兒運用行為模仿、言語挑釁,或肢體刺激來啟動地下遊戲。當衝突發生時,幼兒就會把教師角色搬出來,來威脅對方,或者運用隱匿的肢體攻擊方式來取得控制。這意味著幼兒操作社會權力的一種方式。在地下遊戲過程中,幼兒也暗中在組織他們的社交圈,在組成不同的團體中形成隱匿的社會階級。最後,本研究依研究發現對幼兒教育,以及未來之研究提出相關之建議。
關鍵字:同儕文化、地下遊戲、社會互動、社交群、社會權力、遊戲
編號:23
期刊或研討會名稱: 測驗學刊
著作名稱:建構課程本位的幼兒表現評量系統:「幼兒園教保活動課程大綱」幼兒學習評量指標的編製
年度:2024
類別: 期刊論文
摘要:為協助幼兒園教保服務人員有系統的實施幼兒學習評量,本研究之主要目的在建構一套根據教育部2016年公告之「幼兒園教保活動課程大綱」為本位的表現評量工具,並以大樣本蒐集研究工具的信效度證據。研究者透過分析「幼兒園教保活動課程大綱」六大核心素養的定義,找出每一核心素養的評量重點及評量範圍,編製能反映每一核心素養內涵的評量指標。接著,採用專家效度和預試檢驗評量指標的代表性、適切性及周延性,並利用正式施測的資料進行量尺化分析。正式施測的樣本跨北、中、南、東四區的9所幼兒園、90位教保服務人員。為確保資料的可靠性,在進行評分指引的量尺化分析時,只採用教保服務人員與研究人員之評分者一致性信度係數達.70以上之班級的幼兒學習資料。在參與實驗的1,345位幼兒中,計926名幼兒(幼幼班65名、小班123名、中班340名、大班398名)納為分析樣本數。研究結果顯示,本評量系統具有良好的評分者一致性信度,評量指標符合發展程度、難度及鑑別度適切。文末提供未來研究及幼兒學習評量推廣之建議。
關鍵字:幼兒表現評量 ; 幼兒園教保活動課程大綱 ; 幼兒學習評量指標 ; 課程本位評量
編號:22
期刊或研討會名稱: 臺灣教育評論月刊
著作名稱:準公共幼兒園之品質評估
年度:2024
類別: 期刊論文
摘要:在評估幼兒園品質時,國外廣受採用的項目包括過程品質與結構品質(Cryer et al., 2002)。過程品質(process quality)是指幼兒園中一切教學及互動過程的品 質,主要包括教保服務人員與幼兒的互動、教學活動、以及教學內容等品質;結 構品質(structural quality)則主要包含師生比、教師教育程度、教師專業訓練、 教師薪資福利等項目(陳雅鈴、高武銓,2011)。研究顯示過程品質與結構品質 會相互影響(Vandell, 2002),因此,要擁有良好的品質應同時兼顧「過程」與「結 構」為佳。
關鍵字:
編號:21
期刊或研討會名稱: 2023年「穩固基礎,從 現在開始:幼兒教育和發展的最佳實踐」國際學術研討會 臺灣
著作名稱:特殊需求幼兒「想像創造」核心素養的評估:課程大綱幼兒學習評量的運用
年度:2023
類別: 會議論文
摘要:
關鍵字:
編號:20
期刊或研討會名稱: 台灣教育
著作名稱:兒童多元文化教育與國際教育初探──以SDGs觀點進行知識翻新活動
年度:2023
類別: 期刊論文
摘要:近來,網路科技時代興起,無遠弗屆,跨域交流成為教育的顯學之一。在此重要時刻,幼兒園也沒有缺席。幼兒園教保活動課程大綱指引手冊中,指出多元文化教育的重要性,建議以幼兒視角與世界接軌,將兒童多元文化教育列為教保核心課程之一。
關鍵字:
編號:19
期刊或研討會名稱: 2022幼教美感素養國際研討會 臺灣
著作名稱:幼兒園美勞創作區的課程發展
年度:2022
類別: 會議論文
摘要:
關鍵字:
編號:18
期刊或研討會名稱: 台灣教育研究期刊
著作名稱:三至六歲幼兒故事敘說之詞類分析研究
年度:2020
類別: 期刊論文
摘要:本研究旨在分析幼兒在故事敘說中使用詞類、高頻詞及新詞的情形,研究對象包括3歲、5歲及6歲幼兒,共90位。研究者蒐集幼兒針對無字圖畫書進行故事敘說的語言樣本,並採用兒童語料交換系統進行轉譯、編碼與分析。研究結果發現:一、三個年齡組的故事敘說時均會使用各種詞類。二、詞類的使用上,實詞的佔比高於虛詞,名列前四名為動詞、名詞、副詞和代詞。三、詞類使用偏好方面,實詞中以「動詞」為主,虛詞中以連接詞為主。四、高頻詞包含連接詞「然後」、副詞「就」和「在」以及代詞「他」。五、除數詞及助詞外,其餘詞類隨年齡而增長,且以名詞、動詞及副詞增加最多。文末提出本研究之限制與對未來研究的建議。
關鍵字:幼兒;故事敘說;詞類分析;語言樣本分析;young children;narrative story;part of speech;language sample analysis
編號:17
期刊或研討會名稱: 嘉大教育研究學刊
著作名稱:從幼兒園聯絡簿探究親師關係
年度:2019
類別: 期刊論文
摘要:本研究運用內容分析法,分析75本國內幼兒園聯絡簿,探究親師雙方在聯絡簿中所傳遞的外顯內容及潛藏訊息,以瞭解幼兒園親師關係的樣貌。研究發現,幼兒園教保服務人員在聯絡簿中的留言包含「分享幼兒在園內生活與學習狀況」、「告知幼兒的問題行為」、「提醒並感謝家長配合」、「提供教養知能」及「呈現讀寫算與英文課程內容」等;家長的留言包含「分享幼兒在家生活狀況」、「提醒並感謝教師協助」、「請教教養技巧」及「請教師加強幼兒的讀寫算技巧」;潛藏在這些外顯內容之下傳遞著「親師視彼此為教養幼兒的重要關係人」、「教師尋求家長的肯定與放心」及「教師是幼兒教養專家」的訊息,也展現出幼兒園親師關係乃夥伴關係與顧客關係共存之樣貌。文末提出未來研究之建議。
關鍵字:幼兒 ; 聯絡簿 ; 親師關係 ; 內容分析
編號:16
期刊或研討會名稱: 2019中臺人文論壇學術研討會 臺灣
著作名稱:從幼兒園聯絡簿探討親師關係
年度:2019
類別: 會議論文
摘要:
關鍵字:
編號:14
期刊或研討會名稱: 華語文教學研究
著作名稱:臺灣與美國低收入家庭幼兒的會話輪替行為
年度:2012
類別: 期刊論文
摘要:本研究旨在探討臺灣與美國低收入家庭幼兒,在會話輪替過程中話輪類型、話輪分配分式、打斷與重疊的表現。幼兒平均年齡為四歲六個月,臺灣與美國幼兒各十位。研究者蒐集家庭用餐時的會話語料,並採用「兒童語料交換系統」進行轉譯、編碼與分析。研究結果顯示:(1)在話輪類型方面,臺灣與美國幼兒最常以單句話輪進行對話,但美國幼兒的複句話輪及句群話輪比例顯著高於臺灣幼兒。(2)在話輪分配方式方面,幼兒最常以「聽者自選為說話者」的方式進行輪替,而在「說者指定發言」的方式中,臺美家庭指定幼兒說話的機會高。(3)幼兒出現打斷與重疊的次數不高,但美國幼兒話輪被家人打斷的比例顯著高於臺灣幼兒。臺灣與美國幼兒在會話輪替過程中的話輪類型及打斷的表現有差異。本研究有助於瞭解臺灣與美國低收入家庭幼兒的輪替行為,文末提出本研究之限制與對未來研究的建議。
關鍵字:幼兒 ; 話輪 ; 輪替 ; 低收入家庭 ; 臺灣 ; 美國
編號:15
期刊或研討會名稱: 靜宜大學人文社會學報
著作名稱:試析幼兒園教育評量之現象
年度:2012
類別: 期刊論文
摘要:本文彙整國內現行幼兒園實施教育評量的資料,針對幼兒園教育評量的運作現況加以分析。本研究發現國內幼兒教師在實施評量時的兩個現象,包括:(1) 偏重評量資料的收集,而較少分析與解釋;(2) 會考慮家長的感受與想法,而採用家長偏好的評量方式和內容、調高幼兒的評量等第。針對研究發現,本文提出教師的評量專業訓練不足及教師的和諧價值觀兩項因素以為解釋,並討論其對國內幼兒園教育評量師培及實務運作的啟示。
關鍵字:幼兒教育; 教育評量; 和諧; 華人文化; 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 Educational assessment; Harmony; Cultural valu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