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作名稱: | 兒童戲劇教育-肢體與聲音口語的創意表現 |
年度: | 2016 |
類別: |
學術專書
|
摘要: | 以學習為中心,兒童遊戲為出發點,有系統地介紹「戲劇」如何連結「教育」,以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課程的內容來自現場行動研究之活動案例,一步步清楚的教學指引與實作活動,讓教師清楚易懂,馬上就能上手。本書依學生的發展與經驗能力,進行「系統性」的戲劇活動,包含初級、中級至高級之課程。對象為初次參與戲劇活動之師生,從「暖身活動、肢體開發、感官想像、聲音口語」等四類基處活動開始,讓學生發揮創意,表達想法,開發身體潛能,以促進自我學習動機和自信。最後一章,針對一般教師最棘手「戲劇教室經營技巧」,做專門的介紹,以提供新手教師清楚的教學指南。 |
關鍵字: | |
著作名稱: | 兒童戲劇教育的理論與實務 |
年度: | 2015 |
類別: |
學術專書
|
摘要: | 本書作者早在2002年就於中國臺灣出版了兒童創造性戲劇教育領域的數本中文著作,此書成為該領域當之無愧的開山之作。本書是作者又經過十多年的精心研究,今在中國大陸出版最新的成果。林玫君的《兒童戲劇教育的理論與實務(全國學前教育專業新課程標準十二五規劃教材)》理論與實務兼具,理論部分,綜合整理了幼兒遊戲與戲劇教育相關的名詞、定位、內涵、歷史沿革等不同的方面,以建立一套系統性的理論,讓讀者瞭解戲劇教育的全貌;實務部分,統整多年現場教學與研究的心得,並呈現幼稚園的教學案例,以幫助讀者好好地理解戲劇教育。作者也將本書中理論與實務驗證的研究過程與方法統整呈現,供有志從事戲劇教育研究的同行參考。 |
關鍵字: | |
著作名稱: | 幼兒園美感教育 |
年度: | 2015 |
類別: |
學術專書
|
摘要: | 近年在教育部大力推動「美感教育向下扎根」的當下,教師更需要對美感教育的理念與實務有進一步的認識,本書就是針對這個需要而撰寫。
本書前三章先針對美感的概念、教師角色與環境,舉以實例及照片說明;隨後再以美感領域學習指標,分成「視覺藝術」、「聽覺與音樂」及「戲劇扮演」三大面向介紹幼兒發展情形與教學引導原則;最後分享美感教育如何結合不同主題,落實在不同年齡層當中的教保活動實例。本書提供豐富又多元的範例參考與幼兒園實作圖片,希望讓大家清楚易懂,隨即就能上手。 |
關鍵字: | |
著作名稱: | 創造性戲劇理論與實務-教室中的行動研究 |
年度: | 2005 |
類別: |
學術專書
|
摘要: | 本書集結作者十年內的教學與研究心得,針對創造性戲劇之理論基礎作綜合整理,包含(一)創造性戲劇與相關戲劇活動之名詞與定位問題;(二)創造性戲劇之基本內涵探討;(三)創造性戲劇對兒童發展之貢獻;(四)創造性戲劇與自發性戲劇遊戲之比較分析。另外,在實務課程、教學研究的部分,包含(一)戲劇課程之模式研究;(二)戲劇教學與教室經營之行動省思;(三)戲劇初階課程之行動省思;(四)戲劇進階-故事戲劇之行動省思。對初學或已有戲劇教育概念的讀者而言,本書可提供有系統的戲劇理論與教學實務參考。
另外,本書雖以幼稚園臨床教學的經驗為主,其中的教案也可以運用在小學的表演藝術課程中,尤其是針對初學者肢體與聲音的開發及故事帶領和即興的戲劇創作部分。近年來,國內一股教師行動研究的風氣蔚為盛行,本書第四、五、六章之研究歷程,正可提供欲從事行動教學之教師的參考範本。 |
關鍵字: | 戲劇教育、創造性戲劇、行動研究 |
著作名稱: | 創造性戲劇之理論探討與實務研究 |
年度: | 2003 |
類別: |
學術專書
|
摘要: | 本書利用文獻分析、內容分析、案例觀察、行動研究及系統分析等方法進行研究工作。透過文獻分析,蒐集有關創造性戲劇理論、幼兒發展理論與實徵研究資料,進行理論、概念和研究的評論與詮釋。透過內容分析發,比較各種戲劇模式之教學內容與帶領方法,並參考幼兒與課程發展之理論,建議未來幼稚園戲劇課程之發展方向。透過案例觀察省思,瞭解創造性戲劇在幼稚園中之課程與教學的實施過程及因應而生之問題。透過行動研究,針對問題提出解決方案並持續進行發現問題及解決問題之螺旋步驟。透過系統分析之方法,統整六十次行動研究教學案例,針對創造性戲劇之「教室管理與教學技巧」、「初階課程-肢體與聲音之表達與運用」及「進階課程-故事戲劇」等相關課程內容作詳細的紀錄、反省與分析的工作。最後,綜合上述內容,本書提出幼稚園創造性戲劇之理論架構、發展基礎、實徵研究、課程模式、教學省思、行動策略及對未來研究、幼稚園課程及師資培育之建議與方向。 |
關鍵字: | 創造性戲劇、行動研究、故事戲劇、戲劇課程模式 |
著作名稱: | 創作性兒童戲劇入門 |
年度: | 1994 |
類別: |
學術專書
|
摘要: | 「創造性兒童戲劇」是幼兒自發性的扮演遊戲之延伸。在其中,教師運用戲劇的引導技巧,創造不同的情境以激發幼兒「想像」及「假裝」的本能。希望幼兒在此經驗重建的過程中,成為一個自由開放的創作者、問題的解決者、經驗的統合者、團體的參與者,及藝術的欣賞者。本書結合了創作性兒童戲劇的理論與實務,對其背景、基本概念、教學過程及管理技巧等做了簡明的介紹,並針對幼稚園及低年級各個不同發展階段,提供適合的活動範例,且在最後附上評量的方式與表格。本書不僅適合做為創作性兒童戲劇師資培育的教科書,也是在質的幼稚園、國小及其他有志改變教學型態的老師們之參考。 |
關鍵字: | 創造性兒童戲劇、戲劇教學 |
著作名稱: | 幼兒園教保活動課程:課程發展參考實例(上下) |
年度: | 2015 |
類別: |
學術專書
|
摘要: | 教育部委託國立臺南大學依循課程大綱研編完成《幼兒園教保活動課程?課程發展參考實例》。以符合幼兒生活經驗的教案主題,呈現教保活動課程發展的流程及多元樣貌,協助教保服務人員更清楚課程發展的脈絡。 |
關鍵字: | |
著作名稱: | 新課綱想說的事:幼兒園教保活動課程大綱的理念與發展 |
年度: | 2015 |
類別: |
學術專書
|
摘要: | 幼兒園教保活動課程大綱」已於2012年10月以「幼兒園教保活動課程暫行大綱」(簡稱「新課綱」)的形式公布,本書將新課綱所包含的六大領域(身體動作與健康、認知、語文、社會、情緒、美感)之立論基礎、發展過程、特色等加以說明,每一個領域的內容並加入了「Q&A」一節,將教保服務人員在實施新課綱時的疑問加以集結,是了解新課綱發展歷程及其內容最完整的一本書。 |
關鍵字: | |
著作名稱: | The Routledge International Handbook of the Arts and Education |
年度: | 2014 |
類別: |
學術專書
|
摘要: | |
關鍵字: | |
著作名稱: | 創作性兒童戲劇進階:教室中的表演藝術課程 |
年度: | 2010 |
類別: |
學術專書
|
摘要: | 本書是接續《創作性兒童戲劇入門》(心理出版社)之戲劇進階課程,提供小學四到六年級或戲劇初學者的教學與活動手冊。本書以年級編排,對一般教師或欲進行表演藝術課程的帶領者而言,這都是一本相當實用的書。
雖然在九年一貫課程後,也出現了各版本的藝術人文教科書,但在「戲劇?表演藝術」課程的部分,為了符合九年一貫的統整精神,其內容多以結合主題並融合視覺或音樂內涵出現,在「戲劇單科」的內涵部分較不完整。多數教師在缺乏專業戲劇的系統訓練下,很難對戲劇?表演藝術的課程做全面性的了解。
本書的內容恰可補充這方面之不足,為戲劇?表演藝術本身的內涵與教學方法提供更深入的了解與教學示範。 |
關鍵字: | |
著作名稱: | 呼應能力指標的教學與評量設計 |
年度: | 2010 |
類別: |
學術專書
|
摘要: | 本書採合著的方式,從學生終身學習能力培育的視角出發,兼顧七大學習領域。再針對領域特定的核心能力指標,提供教學與評量設計的理念說明和具體示例。說明內容中教學目標、教學活動與評量設計直接呼應、如影隨形。書中特別強調評量是教學效能反省的重要機制,評量設計操作具體化教學目標的精義,支持並回饋教學。兼顧教學評量設計能力的成長,可以強化教師專業發展的效能。 |
關鍵字: | |
著作名稱: | 臺灣藝術教育史 |
年度: | 2008 |
類別: |
學術專書
|
摘要: | |
關鍵字: | |
著作名稱: | 酷凌行動:應用戲劇手法處理校園霸凌和衝突 |
年度: | 2007 |
類別: |
學術專書
|
摘要: | 本書作者John O’Toole等學者,從八年前開始,結合學校與教育單位,透過協同行動研究,在澳洲、美國、北歐及馬來西亞等國,積極實驗各種可能防範校園霸凌的「酷凌行動」(Cooling Conflict)。本書嘗試運用「過程戲劇」中的互動戲劇策略及「同儕教學」中的增能理念,讓學生們可以在替代的戲劇情境中,即興扮演「劇中人物」,並針對身邊可能出現的霸凌問題,進行主動的討論與化解行動。戲劇的重要元素本來就是「衝突」,而霸凌事件的關鍵點也是「衝突」;此外,「假裝扮演」又是學生們的天性──因此,在「戲劇」中學習如何解決生活中的衝突,對學生而言是一件相當自然的事。只是,老師要如何設計並引導;學校要如何配合並做課程安排;同儕要怎麼進行戲劇教學等,對想要面對霸凌問題但不熟悉戲劇操作的老師或學校而言,這些都需要清楚的說明與明確的步驟,以落實「酷凌行動」的理念──本書正是為此需要撰寫。
書中第一部分介紹計畫的背景、理念與研究結果,第二部分則針對計畫的實踐如學校的準備、教學的架構、戲劇的核心與相關策略等,做了詳細的解說。最後,附錄則提供專用術語釋義、計畫執行時間表、學生操作指引、提示卡、問卷樣本及教室布置圖等,這對實際教學而言,無疑是一項豐富的參考資源。 |
關鍵字: | |
著作名稱: | 兒童自己做決定系列 |
年度: | 2003 |
類別: |
學術專書
|
摘要: | 兒童藉由自己思考問題來學習。「兒童自己作決定系列」鼓勵兒童以下列的方式來學習處理像是小偷偷竊或是拿別人東西等人際問題:
●腦力激盪出可能的解決方法
●推測每個行動如何影響其他的行動
●選擇這個情況最後的解決方案
每個故事都呈現出不同的選擇讓讀者去考慮,不同選擇導向不同的結果。這些故事也讓父母和教師去和孩子討論問題解決的策略。 |
關鍵字: | 問題解決、人際關係 |
著作名稱: | 兒童情緒管理系列 |
年度: | 2003 |
類別: |
學術專書
|
摘要: | 這六本與情緒管理有關的書,可用來幫助孩子學習如何管理情緒。每一本書都在探討一些孩子常遇到的情緒問題,如:生氣、沮喪、得意、害怕、興奮、氣憤等。因為這六本書的內容具互動性,需要小聽眾或小讀者們主動地協助故事中的主角作決定並解決問題,故能提供年紀較小的讀者許多練習思考的機會。適用年齡為三至九歲兒童。 |
關鍵字: | 情緒管理、親子共讀 |
著作名稱: | 兒童問題解決系列 |
年度: | 2003 |
類別: |
學術專書
|
摘要: | 「兒童問題解決系列」教導兒童思考他們所遇到的問題。每個互動性的故事可讓讀者選擇主角的行動,並且知道結果為何。每一本書都在探討一些孩子常遇到的麻煩,如:和別人分享、等待、慾望、迷路、被取綽號等。適用年齡為三至八歲。 |
關鍵字: | 問題解決、社會問題 |
著作名稱: | Drama-based Pedagogy and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 Improving the Cultural Identity of Children Against the Backdrop of Globalisation |
年度: | 2023 |
類別: |
期刊論文
NJ: Drama Australia Journal
|
摘要: | Since the last century, globalisation has permeated the lives of ordinary people, gradually exerting its strong influence across many fields, including education. People’s doubts about national citizenship and cultural identity have emerged concomitant with globalisation. This qualitative study explores education by focusing on a traditional festival, namely the Mid-autumn Festival in Chinese kindergarten schools through drama-based pedagogy. Through demonstrating a series of preschool drama education activities, the researchers hoped to provide kindergarten teachers with ways to combine drama-based pedagogy with Chinese traditional festivals, and evaluated whether this approach could improve the cultural identities of children. It shows that teachers in Chinese kindergartens can provide more embodied experiences for children and help them gain a deeper understanding of the content and meaning of the Mid-autumn Festival through drama-based pedagogy. However, as it proved difficult for the children to improve their cultural identities, some suggestions for kindergarten teachers are provided to facilitate future attempts. |
關鍵字: | drama-based pedagogy、globalisation、Mid-autumn Festival、preschool、traditional festivals、China |
著作名稱: | Facing the Challenges of Glocalization of Drama Education in Museum |
年度: | 2017 |
類別: |
期刊論文
Research in Drama Education-The Journal of Applied Theatre and Performance
|
摘要: | |
關鍵字: | |
著作名稱: | Tackling local issues with applied theatre praxes in globalized Asia. |
年度: | 2017 |
類別: |
期刊論文
Research in Drama Education-The Journal of Applied Theatre and Performance
|
摘要: | |
關鍵字: | |
著作名稱: | Navigating the boundaries of cultural difference through participatory drama |
年度: | 2015 |
類別: |
期刊論文
Research in Drama Education: The Journal of Applied Theatre and Performance
|
摘要: | This article presents a summary of a research project conducted in the UK and Taiwan, examining how two groups of primary aged children responded to the same set of drama lessons designed around a traditional Chinese story, The Water Ghost (in Chinese, 水鬼). The authors summarise both the story and their research methodology before outlining the theoretical perspectives that frame a selective analysis of their findings. These relate to literature on globalisation, in particular to ideas of ‘glocalisation’, the navigation of boundaries and the ethics of cosmopolitanism. The pull between forces of universalisation and localisation is of particular significance in the subsequent analysis, which includes a selection of visual representational material provided by both groups and a critique of the ideas of friendship that were expressed as part of the drama work. Here, although many similarities are not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of children, the authors point to som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that they tentatively speculate can be traced to deeply rooted cultural traditions. The article also illustrates dramas capacity to spatialise stories and ideas as a potential methodology to aid cross-cultural research of this kind. |
關鍵字: | glocalisation, cross-cultural project, cosmopolitan ethics, cultural improvisation, friendship |
著作名稱: | The development of a performance assessment with performing arts teachers in Taiwan — from national policy to classroom practice. |
年度: | 2013 |
類別: |
期刊論文
Research in Drama Education-The Journal of Applied Theatre and Performance
|
摘要: | In Taiwan, drama assessment and its relationship to pedagogy, quality and the national guidelines has garnered interest and debate since the Performing Arts formally became an integral part of Arts and Humanities in a major revision of the National Curriculum in 2000. This paper is based upon a collaborative research project with a group of 15 teachers from local schools which intended to develop and understand the process of a performance assessment for and of learning in the classroom through the summative analysis of a three-year action research endeavour. Data were collected from classroom observations, teachers’ feedback, group discussions, focus group interviews and reflective notes. The findings suggested that an assessment for drama could be systematically constructed over time to balance the need for alignment between the formative and summative functions of assessments presented in the national guidelines. It was evident that the inclusion of teachers’ voices in the process and a constant revision of the rubrics for assessment genuinely responsive to actual practices, were key in developing a valid assessment process for drama and thus to ensuring better learning quality in the drama programme. |
關鍵字: | drama assessment, performing arts, performance assessment, scoring rubrics, formative and summative assessment |
著作名稱: | 臺灣與香港幼兒戲劇教育全球在地化:視像人種誌對話研究 |
年度: | 2018 |
類別: |
期刊論文
課程與教學季刊
|
摘要: | 戲劇教育自1980 到1990 年代輸入臺灣和香港的幼兒教育,作為一個課程改革的方法,過去多數研究集中在教學的實踐,很少以社會文化對照的角度分析這個來自西方的教育模式在地化過程。本文以「全球在地化」的理論,運用視像人種誌的研究方法,透過臺港兩地教學案例,探索與描述兩地幼兒機構進行戲劇教育全球在地化的實踐。研究結果發現,在戲劇教育模式、課程定位及教學方法等面向,臺灣具有調和、主軸及兒童本位的特點,而香港則是單一、邊陲與劇藝的特性。究其因多半和社會文化背景、教育體制、教師培訓和戲劇教育推動方式等方面的差異有關。另外,兩地戲劇教育研究員也從對話中找到可互相參考的全球在地化策略,做為未來亞洲國家發展戲劇教育在地化的借鏡。 |
關鍵字: | 戲劇教育、全球在地化、視像人種誌、臺灣和香港幼兒教育 |
著作名稱: | 中小學表演藝術教師知識轉化歷程探究:從在職進修課程切入 |
年度: | 2016 |
類別: |
期刊論文
藝術教育研究
|
摘要: | 本研究之目的欲探討中小學表演藝術教師在進修課程中教師「知識轉化」的歷程與意義。研究從「教育環境知識」、「表演藝術專業知識」與「教師自我知識」等面向進行分析。研究中呈現師培者運用「課程意識的覺醒」、「直覺歷程的描述」及「理性空間的形塑」等方式,引導教師進行知識轉化。資料分析包含課前問卷、反思作業、師培課程記錄、社群討論記錄及小組反思等。研究結果發現,教師在課程後對「教育環境知識」及「教育專業知識」已經有相當的改變。而在進行現場教學實踐後,從教學省思及訪談資料中顯示,教師對整體課程脈絡的掌握及設計的觀點,有更深刻的體悟。尤其在「教師自我知識」方面,多數教師開始對自我教學的信念產生了新的理解與個人意義。 |
關鍵字: | 在職進修課程 ; 知識轉化 ; 表演藝術 ; 教師知識 ; 教學實踐 |
著作名稱: | 全球化下戲劇教育的跨界合作與在地實踐─以臺灣民間故事發展戲劇課程與教學為例 |
年度: | 2014 |
類別: |
期刊論文
課程與教學季刊
|
摘要: | 在全球化戲劇教育由西方引入亞洲的當下,本研究企圖透過臺英戲劇教育專家的跨界合作,以臺灣民間故事「水鬼城隍」發展戲劇課程,以了解全球在地化的實踐歷程及其對師生的文化連結意義。研究結果發現,使用本土民間故事作為的教學素材,關鍵在是否蘊含豐富的民情文化、故事完整且情節簡潔、人物有趣味性等;在「跨界合作」方面,雖然英國學者對於較複雜的文化概念仍無法完全理解,但透過共享故事中的想像空間、開放的態度及在地戲劇專家夥伴對諸多概念的釐清後,就比較能遊走於不同的文化界限,進行協作設計。在進行「課程與教學轉化」時,發現無論在設計前、工作坊課程進行中或實際的教學現場,都需要依據教學對象的經驗、年紀與學習狀態,彈性調整「暖身活動」、「戲劇策略」、「引導的問題」、及「課程順序」等。透過「師生回應」的資料也發現,無論教師或學生,對於這個以在地故事發展的戲劇課程,有著深入的討論與興趣。不過,對在地文化的詮釋和理解,會隨著師生的生活經驗與社會歷練之不同而有所差異。尤其是五年級學生,他們的回應多半反應了「個人的經驗」、「對在地傳統的認知」及「流行視覺媒體」等文化混血的現象。 |
關鍵字: | 全球在地化、戲劇教育、戲劇課程、跨越界域、課程轉化 |
著作名稱: | 中學藝術與人文領域「探索與表現」能力指標轉化初探—以七年級表演藝術課程為例 |
年度: | 2013 |
類別: |
期刊論文
課程與教學季刊
|
摘要: | 本研究是以指標轉化的整體概念,從「探索與表現」面向出發,探討臺灣國中藝術與人文領域指標轉化的歷程與課程實踐的問題。研究結果一發現我國課程主軸與英美課程類似,都包含「創作基本」、「展演應用」、「賞析回應」與「社會生活的連結」等四個面向。經過進一步縱向分析指標,發現「探索與表現」包含六個共通的核心概念;而在橫向分析中,找出指標中小學與中學生在不同發展階段的能力差異。研究結果二分析我國補充教材說明及英美課程內容,找出表演藝術詳細的課程內容與具體的教學目標,提供後續課程設計的依據。研究結果三,實際設計八週課程並進行三個循環的行動省思,發現中學教師在面對課綱時,除了轉化解釋的問題外,在協助學生接續小學課程及準備表演藝術應用與展演的課程上也是一大挑戰。研究結果提供未來課程設計與教學之建議,也可以做為未來師培及課程轉化之參考。 |
關鍵字: | 能力指標轉化、表演藝術課程、戲劇課程、課程設計、行動研究 |
著作名稱: | 臺灣幼兒園課綱美感領域學習指標發展初探—以戲劇指標與量表之建構歷成為例 |
年度: | 2012 |
類別: |
期刊論文
當代教育研究季刊
|
摘要: | 為因應台灣幼稚園與托兒所整合後的幼兒園教保活動課程大綱,教育部於民國九十五年底至九十七年底委託國內學者,針對幼托新課綱的六大領域學習指標,進行研究計畫。本論文是以「美感領域」的實徵研究成果為基礎,透過其中“戲劇面向”之指標和量表建構歷程,來呈現「美感領域」指標的發展訂定。第一年研究,先經由文獻探討美感及戲劇遊戲之理論基礎,建構美感領域戲劇量表與指標之初稿。接著,經過專家效度與兩階段預試,完成量表之定稿。之後,透過分層隨機抽樣,在全國25縣市(含離島)中抽取1330位3-6歲不同年齡之幼兒 ( 3歲, 4歲和5歲),進行全國施測。回收樣本以12.0版SPSS軟體進行統計分析,瞭解不同年齡層幼兒在各項戲劇扮演能力之表現。第二年將資料轉換成「美感領域」戲劇學習面向之指標,以施測中70%以上幼兒可以達到的能力,轉換成文字敘述。最後,透過幾次全國專家諮詢會議,持續修正美感指標。希望研究成果奠定「美感領域」在學前階段台灣幼兒發展之基礎研究,而指標建構的歷程及實徵研究資料可提供後續研究之參考。 |
關鍵字: | 美感領域、幼托課綱、學習指標、戲劇行為量表、幼托整合 |
著作名稱: | 國小中年級戲劇賞析評分規範與實作評量任務之發展研究。藝術教育研究,21,1-35。 |
年度: | 2011 |
類別: |
期刊論文
|
摘要: | 本研究以實作評量中的「評分規範」出發,參考「補充性戲劇課程內涵III」中「戲劇賞析」部分,對照九年一貫藝術人文能力指標,在小學四年級教學現場發展評量學生的「實作任務」與「評分規範」。在比較內涵III與能力指標後,三項指標轉化成「評分規範」初稿的6個向度,也完成評量任務的初步設計。轉換過程中,發現「找出指標核心概念」、「釐清指標觀念」及「具體描述關鍵詞以建立向度」等步驟需要修改。之後,研究者進入現場,透過教學、討論、反思與記錄之循環行動,以瞭解評量任務施行的狀況並持續修正規範初稿。研究結果發現,「實作任務」的「活動型」、「討論型」或「學習單型」任務各有不同的運用方式與限制,但無論是何種任務,都須透過不同的前導性活動,才能順利進行評量。在「規範初稿」部分,無論是「向度」、「評量重點」或「表現水準分級敘述」上,在行動後都做了修改或增補。 |
關鍵字: | 戲劇賞析、表演藝術、戲劇課程、實作評量任務、評分規範 |
著作名稱: | 國小戲劇課程之實作評量研究-建立「戲劇基本能力」之評分規範。教育學刊,34,179-222。 |
年度: | 2010 |
類別: |
期刊論文
|
摘要: | 本研究之目的在針對已建立之「新戲劇課程架構」中「內涵I:戲劇基本能力之開發」,以行動研究建構出一套適用於國小現場之評分規範。研究者先行發展規範初稿,並至國小現場進行預試與修改的工作。接著,訓練教師團隊以建立評分共識,並到教室進行檢測以瞭解規範使用情形與問題。透過循環性地教學觀察記錄與反思、學生實作表現和教師教學討論,不斷地修正規範的內容。研究結果對「戲劇基本能力之開發」,發展出「感官想像」、「肢體動作」與「聲音口語」三份評分規範,並設計相關實作評量活動。從規範建立的過程發現,無論在縱軸向度或橫軸的等級描述,都必須留意「用詞的精確性」、「向度內容的聚焦性」、「等級描述的清楚性」。本研究結果期望提供國內一套具體可行的藝術「課程」、「教學」與「評量」的實踐模式,以及現場教師進行戲劇與表演藝術評量之參考。 |
關鍵字: | 表演藝術、戲劇教育、實作評量、評分規範 |
著作名稱: | 表演藝術評分規範之建立-以小學低年級「戲劇創作能力之應用」為例。當代教育研究,18(2),113-154。 |
年度: | 2010 |
類別: |
期刊論文
|
摘要: | 本研究主要是以先前研究所建立之補充性「戲劇課程架構」之「戲劇內涵II-戲劇創作能力之應用」的部分,建構並實驗出一套適用於國小表演藝術課程之「評分規範」。本篇論文以“低年級”課程為例,希望聚焦探討表演藝術能力指標之轉化歷程及其在現場運用的情形。研究中嘗試運用文獻中之建議,將表演藝術「能力指標」及「戲劇創作能力之應用」之內容進行轉化,發展「評分規範」初稿。之後,研究團隊至國小現場進行預試與修正工作。接著,再對17位教師進行訓練以建立評分共識,並回到現場進行檢測以瞭解規範的使用情形並提供回饋意見。透過循環性地教學、討論、反思與紀錄的過程,「評分規範II」的內容持續地修正。研究結果發現,除了對能力指標的轉化及教師共識的運作歷程更瞭解外,其結果也提供了「評分規範初稿」修訂的參考。其中幾個重要的修訂如:刪除「對話」向度,並將其內容融入「對戲劇情境接受的程度」與「角色」中;強調「角色」向度中動作、表情及口語等描述的明確性;釐清「回映」向度,以學生如何進行戲劇經驗的反省為主;重視「情節」向度中,學生表現的實質深度而非頻率的高低。最後,在教師進入現場實作後,又建議增加「完成任務的能力」及「參與活動的專注程度」等兩個向度。 |
關鍵字: | 表演藝術、戲劇教育、實作評量、評分規範、能力指標 |
著作名稱: | 林玫君(2009)。案例教學法應用於教師培訓之研究。藝術教育研究,17,1-38。 |
年度: | 2009 |
類別: |
期刊論文
|
摘要: | 本研究欲瞭解「案例教學」應用於中小學表演藝術教師培訓課程之歷程與教師在其中之學習與成長。參考文獻中案例教學之步驟,首先,在上學期透過十七位在職教師的「案例教材評估表」,針對十二個先前建立的案例教材進行分析並瞭解不同類型案例教材之特性。之後,在下學期從中選出七篇案例,針對另十位教師進行正式的「案例教學」。透過行動教學省思、案例討論記錄及參與者案例報告等資料交叉分析的結果,針對實際「案例教學」之步驟方法做修正並對過程中教學者的引導和參與者的回應作分析。最後,從參與者在教學過程中的表現、案例報告及教學省思札記,進一步分析以瞭解其成長情形。研究結果發現,「案例教材」得分有高有低,而其中「示範型」案例教材雖然得分較高,但在教學中,未必能如得分較低的「反省型」案例,引發更多的回應或討論。另外,在「案例教學」步驟與細節上,也在行動反思後做了調整;而在「案例教學」步驟四的「案例討論」發現,〝討論氣氛的營造〞、〝討論問題的聚焦〞及〝個別差異的考慮〞是引導的重心。最後,參與者在整體案例教學的成長為:〝批判思考能力的展現〞、〝同儕學習關係的增進〞、〝課程行動實驗的勇氣〞及〝戲劇教學能力的增長〞。 |
關鍵字: | 案例教學法、案例教材評估、戲劇課程、表演藝術、教師培訓 |
著作名稱: | 林玫君(2006)。表演藝術之課程發展與行動實踐—從「戲劇課程」出發。課程與教學,9(4),119-139。 |
年度: | 2006 |
類別: |
期刊論文
|
摘要: | 「戲劇」應用於教育的歷史,在歐美發展已近百年,其在中小學藝術課程中的定位與實踐也受到相當的重視。反觀我國的教育發展,直到近年隨著九年一貫課程的實施,「戲劇」方成為「表演藝術」課程的主軸之一,但與同為課程主軸的「音樂」與「視覺藝術」課程相比,其不論在學科內涵、課程架構、及教學實踐等方面,都尚有許多努力的空間。本研究企圖參考英美戲劇教育之課程發展,為我國表演藝術中的戲劇領域,建立一套新的課程架構與內涵基礎。同時,研究者與教學團隊以行動研究的方式,針對這套課程在小學低、中、高年級之實踐,進行深度教學反省。透過近一年的行動歷程,研究者對此套課程在小學中實踐之情形與問題所在,有了多項的發現,希望能藉此提供未來國內表演藝術課程、教學與師培工作之參考。 |
關鍵字: | 行動研究、表演藝術、課程架構、戲劇教育 |
著作名稱: | 林玫君、朱秋玲、甘季碧(2004)。戲劇融入幼稚園課程之發展歷程行動探究 。課程與教學,7(3),89-105。 |
年度: | 2004 |
類別: |
期刊論文
|
摘要: | 戲劇活動常以多元的面貌出現在幼稚園中,許多歐美學者多以「創造性戲劇」在幼稚園大班及國小進行相關研究。筆者也曾於八十七及八十八年中,利用「創造性戲劇」在幼稚園中班進行行動探究,而結果卻發現這類以「目標導向」的課程,未必能完全符合實際需要,必須考慮幼稚園課程及幼兒遊戲的觀點來發展不同的戲劇課程模式。本研究之目的,首先欲透過課程與發展文獻來分析幼稚園中可能發展的戲劇模式。之後,再以協同行動宜救,針對課程計畫與實施之過程加以分析,透過觀察日誌、小組省思記錄、研究者札記等資料之收集,針對各種戲劇模式之發展歷程作深入的反省,並瞭解不同戲劇課程融入幼稚園中的情形。
透過文獻分析,研究者歸納出四種可能的戲劇課程發展模式。然而,在實際的行動探究中,卻發現各類戲劇模式之間的界線未如文獻架構中的清楚,必當依教師原訂的課程及幼兒萌發的主題,保持高度的彈性以發展不同的戲劇課程。而主題的來源無論來自教師或幼兒,均應考慮包容性、趣味性和主動性的特色。最後,針對研究小組的成長與幼兒自主性的提升進行了解。 |
關鍵字: | 幼稚園戲劇課程、課程發展、幼兒戲劇遊戲、行動研究 |
著作名稱: | 行動博物館的推動與設計—以澎湖生活博物館「戲劇百寶箱」為例 |
年度: | 2021 |
類別: |
期刊論文
博物館學季刊
|
摘要: | 近年文化部為了提昇美感素養、普及文化平權並擴大全民參與體驗文化,積極推動相關計畫,期待博物館、美術館或各級文化機構,能扮演推動文化與全人教育的角色。其中「行動博物館」逐漸受到矚目,它是一套輕省簡便的「迷你博物館」行動方案,能把博物館策展精華濃縮成一個箱子,以方便巡迴於學校或社區,引發大家對博物館的興趣和參與動機,甚至達到學校課程與文化學習的目的。「戲劇百寶箱」也算是行動博物館的一類,透過「戲劇互動」的策略,設計成一個教學道具箱,以達到博物館教育的目的。
本文將以「戲劇百寶箱」為主題,先討論它對博物館教育推動的好處;接著就其形式、場域以及構成要素,比較「戲劇百寶箱」和一般博物館策展的差異,以說明它的演繹歷程。最後,則是分享澎湖生活博物館的百寶箱案例設計,幫助讀者認識這套可以讓「博物館出走」的教育行動方案。 |
關鍵字: | 戲劇百寶箱、行動博物館、博物館戲劇/劇場、博物館教育 |
著作名稱: | 馬來西亞學前戲劇教育的在地發展—從三位華人戲劇教師的生命史啟動 |
年度: | 2020 |
類別: |
期刊論文
亞洲戲劇教育學刊
|
摘要: | 來自西方的戲劇教育在臺灣及香港已發展多年,而馬來西亞自千禧年後引入戲劇教育相關的課程至今亦有二十年。本研究希望透過分析三位不同背景的馬來西亞華人幼教戲劇師的學習歷程,從個人生命史來理解整體戲劇教育在馬來西亞學前教育發展的脈絡。透過訪談、教學計劃及觀課資料的分析,研究結果發現,三者在戲劇╱劇場的啟蒙都和中華文化或學校戲劇活動有關。然而從個人的興趣發揮,加上後來正式或非正式的訓練及職場上的需要,三人都發展出別具特色的戲劇教學風貌,也在馬來西亞戲劇教育的發展史中扮演關鍵的角色。在學前教育課程標準新上路之際,建議結合各界不同的資源,戲劇教師或藝術家能彼此對話或參考亞洲國家在幼教發展的戲劇課程新模式,來解決目前他們在幼兒園與師培機構所面臨的問題。 |
關鍵字: | 生命史、幼兒園戲劇、馬來西亞幼兒教育、戲劇教育、戲劇教師 |
著作名稱: | 當戲劇與博物館相遇—當代博物館戲劇的演繹與模式 |
年度: | 2020 |
類別: |
期刊論文
博物館學季刊
|
摘要: | 近年來臺灣有許多的博物館開始嘗試運用「戲劇」做為策展與教育推廣的媒介,這種新型態的博物館詮釋方法,一般稱為「博物館戲劇/劇場」。它主要是以「戲劇情境」和「角色扮演」來詮釋策展的主題,同時藉著多元互動的身心體驗來吸引觀眾的參與興趣,因而開創了博物館展品主題和觀眾間的一種嶄新的互動模式。這類博物館戲劇/劇場的發
展,其實和近代劇場發展中「觀眾」與「演員」關係的轉變有著密切的關連,本文企圖針對這層關係做進一步的詮釋分析。
全文將先從幾種當代博物館戲劇/劇場類型切入,讓讀者對這些新的模式有一些概念。接著,再回溯「近代戲劇/劇場」的發展脈絡,並分析其和「博物館劇場」的關連。最後,會針對「博物館戲劇/劇場」的創作概念與設計做介紹,希望對有志於進行「博物館戲劇/劇場」的創作者,或有機會接觸相關活動的參與者,提供具體的建議與參考方向。 |
關鍵字: | 博物館戲劇/劇場、互動式戲劇策略、戲劇教育、博物館教育 |
著作名稱: | 美感從幼起.美力終身學 |
年度: | 2022 |
類別: |
期刊論文
美育雙月刊
|
摘要: | |
關鍵字: | |
著作名稱: | 幼兒園中的戲劇扮演:遊戲、創戲、演戲 |
年度: | 2022 |
類別: |
期刊論文
美育雙月刊
|
摘要: | |
關鍵字: | |
著作名稱: | 林玫君(2009)。深耕臺灣戲劇教育的種子—以本土教學案例呈現課程的轉化歷程。載於舒至義、陳玉蘭(主編),IDEA2007戲劇性對話:認識自己,放眼世界(Planting trees of drama with global vision in local knowledge: IDEA 2007 dialogues.)(頁288-298)。香港:香港教育論壇出版。 |
年度: | 2009 |
類別: |
期刊論文
|
摘要: | 此研究成果為國科結案報告的一部份,研究者嘗試在小學發展教學案例前,先在小學進行行動研究的反思研究。本研究之目的是透過新發展的戲劇課程模式,並將之應用在國小三年級的表演藝術教學中。研究以新編的「年獸」故事為發展主題,透過集體創作的過程,分別針對第二階段課程中的戲劇元素─「情節、人物、對話及特殊效果」等進行探討。研究發現面對課程發展中的複雜情境,教師必須保持「心熱、腦靜」的心境,時時提醒自己教學的目標,雖然不一定會依原先預定的順序進行,但只要大方向掌握住,就較能達到預期的理想。另外,學校的課程時間非常的零碎,老師必須能彈性的切斷或接合不同的時間以完成預定的戲劇活動。最後,雖然第二部份的課程會有整體演出的機會,但教師仍需注意平時的活動,確保每位孩子的受教權,讓戲劇成為大家展現自己創意與想法的分享平台。 |
關鍵字: | 戲劇教育、課程轉化、教學案例 |
著作名稱: | 林玫君(2006)。英美戲劇教育之歷史發展。美育,154,78-83。 |
年度: | 2006 |
類別: |
期刊論文
|
摘要: | |
關鍵字: | 表演藝術、歷史、戲劇教育、藝術與人文 |
著作名稱: | 林玫君(2004)。教師戲劇教學信念轉變歷程之個案研究─從「幼兒」主導之戲劇課程出發。台南師院學報,38,25-45。 |
年度: | 2004 |
類別: |
期刊論文
|
摘要: | |
關鍵字: | |
著作名稱: | 林玫君(2002)。創造性戲劇對兒童語言發展研究分析。台南師院學報,36,19-43。 |
年度: | 2002 |
類別: |
期刊論文
|
摘要: | |
關鍵字: | |
著作名稱: | 林玫君(2000)。教師教學省思研究。台南師院學報,33,347-365。 |
年度: | 2000 |
類別: |
期刊論文
|
摘要: | |
關鍵字: | |
著作名稱: | 林玫君(1998)。戲劇主題課程對四歲幼兒遊戲模式之改變研究。台南師院學報,31,371-384。 |
年度: | 1998 |
類別: |
期刊論文
|
摘要: | |
關鍵字: | |
著作名稱: | 運用戲劇百寶箱讓博物館走進教室中 |
年度: | 2016 |
類別: |
期刊論文
美育雙月刊
|
摘要: | |
關鍵字: | 戲劇百寶箱、戲劇教育、博物館教育、戲劇策略、博物館劇場 |
著作名稱: | Lin, M. C. (2009, February). The development of drama curriculum and assessment in Taiwan-Using drama content I as an example. Paper presented at the meeting of Japan Drama / Theatre and Education Association(JADEA), Fukuoka. |
年度: | 2009 |
類別: |
會議論文
|
摘要: | |
關鍵字: | |
著作名稱: | Lin, M. C. (2009, July). Process of Developing a Drama Rubric---Using Drama Strand II for the primary grade in Taiwan. Paper presented at the meeting of International Drama in Education Research Institute(IDIER), Sydney. |
年度: | 2009 |
類別: |
會議論文
|
摘要: | |
關鍵字: | |
著作名稱: | Lin, M. C. (2008, July). How to develop a rubric scale for your drama class: experience from Taiwan. Paper presented at the meeting of American Alliance for Theatre & Education(AATE), Atlanta. |
年度: | 2008 |
類別: |
會議論文
|
摘要: | |
關鍵字: | |
著作名稱: | Lin, M.C. (2007, July). Planting the Seeds of Drama Education in Taiwan—A Curriculum Model for Performing Arts in the Elementary School. Paper presented at the 6th World Congress for International Drama/Theatre and Education Association(IDEA), HK. |
年度: | 2007 |
類別: |
會議論文
|
摘要: | |
關鍵字: | |
著作名稱: | Lin, M.C. (2006, July). Using drama as a framework to develop the curriculum in a fifth-grade elementary class—the experience of Taiwan. Paper presented at the meeting of American Alliance for Theatre & Education(AATE) ,Washington, DC. |
年度: | 2006 |
類別: |
會議論文
|
摘要: | |
關鍵字: | |
著作名稱: | Lin, M. C. (2004).Changes of teachers concepts and abilities in doing drama with children through case-based teaching, paper presented at the 2004 Annual Meeting of the International Drama Education Association (IDEA), Ottawa, Canada. |
年度: | 2004 |
類別: |
會議論文
|
摘要: | |
關鍵字: | |
著作名稱: | Lin, M.C., Johnson, J. & Johnson, K. (2002). Dramatic play in Motessori Kindergartens in Taiwan and Mainland China. The Child’s Right to Play: A Global Approach. Published by Greenwood Press, Westport, Connecticut. |
年度: | 2002 |
類別: |
會議論文
|
摘要: | |
關鍵字: | |
著作名稱: | McCammon, L. K. & Lin, M.C. (2001). A different view looking at Children’s play, paper presented at the 2001 Annual Meeting of American Alliance for Theatre and Education (AATE), San Diago. |
年度: | 2001 |
類別: |
會議論文
|
摘要: | |
關鍵字: | |
著作名稱: | Chang, P.Y., Johnson, J. E., & Lin, M.C.(2001). Studies on play and toys in Taiwan: images of toys created by kindergarten contexts and teacher and parent beliefs about play, paper presented at the 22th International Council for Children’s Play (ICCP). Germany: U. of Erfurt |
年度: | 2001 |
類別: |
會議論文
|
摘要: | |
關鍵字: | |
著作名稱: | 胡淨雯、林玫君(2008)。以鷹架理論探究幼稚園扮演區經營歷程之研究。載於崑山科技大學主辦之「創造力教育與創新教學」研討會論文集(頁5-35),臺南。 |
年度: | 2008 |
類別: |
會議論文
|
摘要: | 本研究之目的旨在以Vygotsky的社會文化觀點,探討鷹架理論應用於幼稚園扮演區之情形。
本研究採用行動研究法,以目前研究者所任教班級之全體幼兒,即年滿四足歲至六足歲之公立幼稚園中大班幼兒為研究對象。研究者透過觀察記錄、訪談記錄、隨筆札記和文件資料的蒐集進行分析。研究結果顯示:
一、課程鷹架方面:在課程規劃要能滿足幼兒的需求。
二、環境鷹架方面:在環境經營要能依據幼兒的使用情形進行提供或更換。
最後針對研究結果及研究者的自我省思提出對老師、園所及未來研究者的建議。 |
關鍵字: | 鷹架、幼稚園、扮演區 |
著作名稱: | 林玫君(2005)。案例教學法對在職教師戲劇研習之影響-從言談討論的角度分析。收於「藝術教育研究的回顧與展望」研討會論文集,頁162-172。屏東:屏東師院。 |
年度: | 2005 |
類別: |
會議論文
|
摘要: | |
關鍵字: | 案例教學、戲劇教育、師資培訓 |
著作名稱: | 林玫君,朱秋玲,甘季碧(2003)。幼稚園多元戲劇課程發展歷程之行動探究。發表於國立台東大學主辦:「2003行動研究理論與實務成效」學術研討,台東。 |
年度: | 2003 |
類別: |
會議論文
|
摘要: | |
關鍵字: | |
著作名稱: | 林玫君(2000c)。幼兒戲劇遊戲與創造性戲劇之相關研究。收於八十九學年度師範教育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新竹:國立新竹師範學院。 |
年度: | 2000 |
類別: |
會議論文
|
摘要: | |
關鍵字: | |
著作名稱: | 林玫君(2000b)。戲劇教學融入九年一貫課程之理論與實務,收於國立台南師範學院:九年一貫專輯。台南:國立台南師範學院 |
年度: | 2000 |
類別: |
會議論文
|
摘要: | |
關鍵字: | |
著作名稱: | 林玫君(2000a)。從創造性戲劇談課程的統整方式。收於幼兒教育課程統整方式面面觀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國際兒童教育協會中華民國分會。 |
年度: | 2000 |
類別: |
會議論文
|
摘要: | |
關鍵字: | |
著作名稱: | 林玫君(1999b)。戲劇創作在幼稚園中之教學省思研究-以故事為主軸。收於八十八學年度師範教育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國立台北師範學院。 |
年度: | 1999 |
類別: |
會議論文
|
摘要: | |
關鍵字: | |
著作名稱: | 林玫君(1999a)。幼稚園戲劇教學之行動研究實例。收於國立台東師院1999行動研究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東:國立台東師範學院。 |
年度: | 1999 |
類別: |
會議論文
|
摘要: | |
關鍵字: | |
著作名稱: | 林玫君(1999):戲劇創作在幼稚園中之教學省思研究-以故事為主軸。收於八十八學年度師範教育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 國立台北師範學院。 |
年度: | 1999 |
類別: |
會議論文
|
摘要: | |
關鍵字: | |
著作名稱: | 林玫君(1999):行動研究在幼稚園戲劇教學之應用。國立台東師院1999行動研究國際學術研討會-師資教育改革的理論與實務。
|
年度: | 1999 |
類別: |
會議論文
|
摘要: | |
關鍵字: | |
著作名稱: | 林玫君(1997):幼兒戲劇遊戲新趨勢。二十一世紀台灣幼兒遊戲發展新趨勢學術研討會。
|
年度: | 1997 |
類別: |
會議論文
|
摘要: | |
關鍵字: | |
著作名稱: | 林玫君(1997):遊戲、創作與劇場。開放教育與幼兒戲劇研討會。 |
年度: | 1997 |
類別: |
會議論文
|
摘要: | |
關鍵字: | |
著作名稱: | 林玫君(1997):遊戲課程在幼教師資培育機構中地位分析。國立花蓮師範學院八十六學年度師範教育學術論文發表會。 |
年度: | 1997 |
類別: |
會議論文
|
摘要: | |
關鍵字: | |
著作名稱: | 林玫君(2010)。霧社事件80週年巡迴展教育活動-歷史百寶箱。臺南:國立台灣歷史博物館。 |
年度: | 2010 |
類別: |
研究計畫成果報告
|
摘要: | |
關鍵字: | |
著作名稱: | 1. 林玫君(2010-2012)。「幼托整合後幼兒園教保活動與課程大綱」課程實踐研究計畫。台北:教育部(執行中)。 |
年度: | 2010 |
類別: |
研究計畫成果報告
|
摘要: | |
關鍵字: | |
著作名稱: | 林玫君(2010-2012)。「幼托整合後幼兒園教保活動與課程大綱」課程實踐研究計畫。台北:教育部(執行中)。 |
年度: | 2010 |
類別: |
研究計畫成果報告
|
摘要: | |
關鍵字: | |
著作名稱: | 林玫君(2009~2010)。幼兒園教保活動與課程大綱後續研究:美感領域。台北:教育部(教育部委託研究計畫) |
年度: | 2009 |
類別: |
研究計畫成果報告
|
摘要: | |
關鍵字: | |
著作名稱: | 林玫君(2009~)。國小戲劇課程之評量研究—從評分規範出發(III)。(國科會專案報告,計畫編號:NSC98-2410-H-024-020) |
年度: | 2009 |
類別: |
研究計畫成果報告
|
摘要: | |
關鍵字: | |
著作名稱: | 5. 林玫君、王婉容、許瑞芳(2009)。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展場戲劇展演計畫。臺南: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
年度: | 2009 |
類別: |
研究計畫成果報告
|
摘要: | |
關鍵字: | |
著作名稱: | 林玫君(2008~2009)。國小戲劇課程之評量研究—從評分規範出發(II)。(國科會專案報告,計畫編號:NSC97-2410-H-024-011) |
年度: | 2008 |
類別: |
研究計畫成果報告
|
摘要: | 本研究之目的在針對先前研究所建立之補充性「戲劇課程架構」之戲劇內涵II的部分,建構並實驗出一套適用於國小的評分規範。首先,對照藝術人文領域能力指標及相關文獻,發展評分規範初稿,並至國小現場進行預試與修正之工作。接著,再對17位教師進行訓練以建立評分共識,並請團隊教師回到教室進行檢測以瞭解規範的使用情形與問題。透過循環性地教學、反思、討論與紀錄,規範內容持續被修正。研究結果對戲劇內涵II的部分,發展出「初級」、「中級」、和「高級」等三份評分規範。研究結果發現,在「評分向度」的部分,需先篩選適合的能力指標並確立具體的學習目標,最後再從中找出對應的「向度」。此外,部分規範需要重新調整與修正,如原始的「對話」向度可合併至「對戲劇情境接受的程度」中;「角色」向度需強調動作、表情及口語等更明確的描述;「回映」強調的是反思反省之意,與回應不同;「情節」向度應著重在學生表現的深度而非頻率性;最後還增加「完成任務的能力」及「參與活動的專注程度」兩個向度,戲劇內涵II規範始完成。另外,在行動過程中也陸續發現許多運用規範的多元方式,如層級轉化為分數、以留白的方式協助評分、規範向度可彈性調整等。 |
關鍵字: | 表演藝術、戲劇教育、實作評量、評分規範、能力指標 |
著作名稱: | 林玫君(2007~2009)。國小戲劇課程之評量研究—從評分規範出發(I)。(國科會專案報告,計畫編號:NSC96-2411-H-024-002) |
年度: | 2007 |
類別: |
研究計畫成果報告
|
摘要: | 本研究之目的在針對已建立之「新戲劇課程架構」中戲劇內涵I的部分,建構並實驗出一套適用於國小現場之評分規範。透過行動研究,研究者先發展規範初稿,並至國小現場進行預試與修改的工作。接著,再對教師團隊進行訓練以建立評分共識,並請團隊教師回到教室進行檢測以瞭解規範的使用情形與問題。透過循環性地教學觀察記錄與反思、學生實作表現和教師教學討論,規範的內容不斷地被評估修正。研究結果對戲劇內涵I的部分,發展出「感官想像」、「肢體動作」與「聲音口語」三份評分規範,並設計相關實作評量活動。從規範建立的過程發現,無論在縱軸向度或橫軸的等級描述都必須留意「用詞的精確性」、「向度內容的聚焦性」、「等級描述的清楚性」等問題。另外,規範中「版面」、「關鍵字」、「百分比」等小部分的修飾能方便評分者快速進行評量工作。最後,教師評分者在現場使用時,也陸續發現「觀察對象難找與難尋」、「學生表現不如預期」等問題。期望透過本行動研究歷程,提供國內一套具體可行的藝術「課程」、「教學」與「評量」的實踐模式,以提供現場教師進行戲劇與表演藝術評量之參考。 |
關鍵字: | 表演藝術、戲劇教育、實作評量、評分規範 |
著作名稱: | 林玫君(2007)。案例教學應用於國小藝術人文師資培訓之研究。(國科會專案報告,計畫編號:NSC95-2411-H-024-004) |
年度: | 2007 |
類別: |
研究計畫成果報告
|
摘要: | 近年來,隨著九年一貫藝術與人文領域之開設,「表演藝術」在學校之課程定位與相關的師培訓練愈顯重要。然「表演藝術」課程本身蘊含的教學情境相當複雜,傳統師培課程的方式已不能因應第一線教師之要求,必須考慮不同的訓練方案。「案例教學法」是運用案例作為教學工具的一種教育方法,其藉由案例的討論、對話,能加強實務經驗並提升問題解決能力,特別適用在情境複雜、變化性高的表演藝術課程領域。本研究以質性研究分析的方式,針對案例教材進行評估後,進行案例教學以瞭解「不同案例」的使用情形、「案例參與者」之學習成效與「案例教學者」的引導方式。研究結果發現,透過案例教材的評估後,案例有高、低分之別,而不同得分之案例各有其特色。得分低的案例在案例教學過程中所能引發的言談討論,反而比得分高的案例還多。從案例得分高低與發言次數的相關性來看,呈現「反比」的現象。另外,研究中也發現「案例參與者」在“心智發展”、“技能”或“態度”的層面上,皆有具體的成長;而其影響的關鍵則是「案例教學者」之引導技巧。 |
關鍵字: | 案例教學法、案例發展、表演藝術、戲劇教學、師資培訓 |
著作名稱: | 林玫君、蔡其蓁(2006~2008)。幼托整合後幼兒園教保活動綱要及能力指標:美感領域。台北:教育部。 |
年度: | 2006 |
類別: |
研究計畫成果報告
|
摘要: | |
關鍵字: | |
著作名稱: | 林玫君(2006)。戲劇融入國小藝術與人文領域之課程行動與案例發展:深耕計畫第二年專案報告書。台北:教育部。 |
年度: | 2006 |
類別: |
研究計畫成果報告
|
摘要: | |
關鍵字: | |
著作名稱: | 林玫君(2006)。國小表演藝術課程之發展及案例教學之實施與評鑑(以戲劇教育為媒介)。(國科會專案報告,計畫編號:NSC94-2411-H-024-002) |
年度: | 2006 |
類別: |
研究計畫成果報告
|
摘要: | 戲劇教育是一種即興、非表演、且以過程為主的戲劇活動。近二十年來,它已經被歐美學者廣泛地應用於個別教學及教育領域中。在台灣,隨著九年一貫課程之藝術與人文領域之開設,表演藝術成為其中一部分,戲劇在國小課程中的定位與應用,成為重要的研究議題。不過,由於戲劇為新興課程,因此在課程架構上仍未建立清楚的模式,這是阻礙老師們進行戲劇課程的一大因素。另一方面,為了彌補多數教師在職前未有修習相關課程的經驗,諸多戲劇研習課程也相繼因應而生。但研究卻顯示研習後老師們雖然得到許多策略與技巧,但是在實際應用的過程中卻發現理論與實際落差的問題,為了改善傳統教學的限制,「案例教學法」因應而生。案例教學法是以案例作為師生討論的媒介,而案例的內容是以教室中真實的情境進行描述,因此學生可以透過案例討論的過程預先了解戲劇教學的現況,並事先對所遭遇的困難思考解決策略,因此案例堪稱為理論與實務的橋樑。綜合上述問題,本研究三大主要目標為:第一,透過文獻分析的方式,蒐集英美戲劇教育課程之文獻,整理適合台灣的新戲劇課程架構。第二,針對國小低中高年級之戲劇課程,進行協同行動研究,並針對課程與教學遭遇到的實際問題,作綜合的反省與瞭解。第三,依據行動歷程中所蒐集的資料,匯整並撰寫戲劇教學案例初稿,以作為未來培育戲劇教師之教材。 |
關鍵字: | 協同行動研究、案例教學法、教師訓練、戲劇教育、藝術與人文課程 |
著作名稱: | 林玫君(2005)。戲劇融入國小藝術與人文領域之課程行動與案例發展:深耕計畫第一年專案報告書。台北:教育部。 |
年度: | 2005 |
類別: |
研究計畫成果報告
|
摘要: | |
關鍵字: | |
著作名稱: | 黃政傑、黃秀霜、林瑞榮、郭丁熒、林玫君、莊妙芬、陳惠萍(2003)。中等以下學校師資培育動態及因應方案之研究。(教育部研究計畫)。 |
年度: | 2003 |
類別: |
研究計畫成果報告
|
摘要: | |
關鍵字: | |
著作名稱: | 林玫君(2003)。幼稚園戲劇課程之實施、教師訓練與教學效應之研究(II)。(國科會專題研究計劃NSC92-2413-H-024-007) |
年度: | 2003 |
類別: |
研究計畫成果報告
|
摘要: | |
關鍵字: | |
著作名稱: | 林玫君(2002)。幼稚園戲劇課程之實施、教師訓練與教學效應之研究(I)。(國科會專題研究計劃NSC91-2413-H-024-006) |
年度: | 2002 |
類別: |
研究計畫成果報告
|
摘要: | |
關鍵字: | |
著作名稱: | 阮碧繡,林玫君,沈昕(2000)。幼稚園課程綱要—藝術與人文領域(戲劇篇)。(教育部研究計畫) |
年度: | 2000 |
類別: |
研究計畫成果報告
|
摘要: | |
關鍵字: | |
著作名稱: | 林玫君(1997):幼稚園中創造性戲劇教學之實施及改進之研究。(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補助,NSC 85-2413-4-024-007)
|
年度: | 1997 |
類別: |
研究計畫成果報告
|
摘要: | |
關鍵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