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作名稱: | 捲紙創作與活動設計 |
年度: | 2014 |
類別: |
學術專書
|
摘要: | |
關鍵字: | |
著作名稱: | Wu, Li.(2004). Path to solving problems: How Chinese heritage children use drawing in a social context. Doctoral dissertation, University of Texas, Austin.
|
年度: | 2004 |
類別: |
學術專書
|
摘要: | |
關鍵字: | |
著作名稱: | 吳麗媛等譯 (2005). 幼兒遊戲與發展理論. 台北:華騰文化股份有限公司出版
|
年度: | 2005 |
類別: |
學術專書
|
摘要: | |
關鍵字: | |
著作名稱: | 吳麗媛 (2007). 捲紙創作: 經驗的表現.台南: 供學出版社.
|
年度: | 2007 |
類別: |
學術專書
|
摘要: | |
關鍵字: | |
著作名稱: | Children’s formation and representations of money-related thinking in graphical complexes: Compound relation operations and creative high-order thinking |
年度: | 2016 |
類別: |
期刊論文
Thinking Skills and Creativity
|
摘要: | Money has been explored frequently from adults’ diversified perspectives. The study investigated qualitatively children’s formation and representations of money-related thinking and concepts with the aid of drawing and languages. The subjects included 135 girls and 165 boys of ages from four to eight, recruited from the City of Tainan, Taiwan. The children were found to understand mone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physical exchange media and undertook creative relation operations on the graphical monetary and nonmonetary objects produced in their drawings in forming and representing thinking in graphical complexes. The relation operations included attribute representation, grouping, ordering,counting, partitioning/complementing, measurement-unit self-defining, object extending,value correspondence, purchasing power storage, and play-objects manipulating. Relation operations may be undertaken by children sequentially in the form of a compound relation operation and pave the way for children’s formation of higher-order thinking and linguistic productions. The data suggested that the children’s strategic formation of compound relation operations and creative high-order thinking may be characterized by the three sequential relation operation strategies of undertaking attribute representation as the initial relation operation, undertaking numeric relation operations on monetary complexes,and undertaking goal-oriented relation operations to link monetary complexes to nonmonetary complexes. An extensive form of thinking formation by sequential relation operations was proposed in the study to illustrate how children’s formation of higher-order thinking and linguistic productions may be enhanced through sequential relation operations in the form of a compound relation in drawing activities. |
關鍵字: | Thinking, Creativity, Drawing, Language, Relation operationa |
著作名稱: | Wu, L. (2013). Understanding children’s concept formation and writing emergenc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graphical multi-signification: evidence and pedagogical implications.(SSCI, A&HCI) |
年度: | 2013 |
類別: |
期刊論文
Language, Culture and Curriculum
|
摘要: | This qualitative study examined children’s concept formation and writing emergenc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graphical multi-signification by observing the free drawing
activities provided by four girls and six boys, aged four to five, in a Chinese class at
a Chinese heritage language school in the USA. Children’s capacity for graphical
multi-signification may develop in a consistent transition process, first producing
pictographic symbols and then consistently transitioning to the use of ideographic
symbols for multi-signification, with children’s contingency association, focus
variation, and extension chain characterising their formation of concepts and complex
thinking. To enhance children’s learning, a child’s drawing may be transformed into a
teaching-appropriate two-part conceptual structure, with the first part depicting the
child’s operations of a within-group and between-group extension chain and the
second part presenting the conceptual sequential extensions with respect to literal,
contextual, and extensive signification embedded in the child’s drawing. |
關鍵字: | language and cognition; immigrant learners; multilingualism; cultural content; teaching methods |
著作名稱: | Wu, Li. (1993). Suggestions for refining the Chinese Braille system. Journal of Visual Impairment & Blindness, 87(8), pp. 289-294. (Published by American Foundation for the Blind; SSCI)
|
年度: | 1993 |
類別: |
期刊論文
|
摘要: | |
關鍵字: | |
著作名稱: | 臺灣幼兒園健康促進計畫推動與執行現況 |
年度: | 2023 |
類別: |
期刊論文
台灣教育研究期刊
|
摘要: | 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推動幼兒園健康促進試辦與推廣計畫,6年來已建立相當的模式。幼兒園健康促進包含三個面向:幼兒園的健康政策、幼兒健康技巧和行為、家長溝通和社區資源。四項健康促進議題則包含:健康體能、營養、視力保健、事故傷害防制。自2017年幼兒園健康促進計畫實施以來,培訓的教保服務人員累積超過1千人、參與的幼兒園近300家;在教保服務人員健康促進的專業能力發展、幼兒健康效能提升、家長與社區共同合作等面向,逐步推動。臺灣的幼兒園健康促進推動模式,以政府力量訂定國家政策、提供經費補助,並向下延伸至幼兒園。臺灣的執行經驗可供國際社會參考。 |
關鍵字: | 幼兒發展、幼兒園、家園合作、健康促進 |
著作名稱: | 新住民兒童與本地兒童繪畫表現之研究─ 性別、年齡與文化因素 |
年度: | 2016 |
類別: |
期刊論文
兒童與教育研究
|
摘要: | 繪畫與幼兒發展有著密切關係,幼教師在教學現場,面對來自各種不同文化背景的幼兒,藉由幼兒繪畫,可更進一步了解不同文化背景的幼兒。本研究探討新住民兒童與本地兒童在自由畫的繪畫表現與特徵。研究對象來自於位於金門縣的一所國民小學一年級與二年級兒童暨附設幼兒園大班兒童,以不同年齡層各選取八位兒童,包含新住民二位男童與二位女童暨本地生二位男童與二位女童,共24位兒童。自由畫活動分為兩個階段進行,第一階段與第二階段間隔一個月,每次活動進行30至40分鐘。藉由兩次自由畫活動所收集的新住民兒童與本地兒童之自由畫作品,以質性研究方法分析自由畫的線條、內容元素、圖像構圖、用色與特徵。
本研究資料顯示,就內容元素而言,本地兒童和新住民兒童繪畫以自然環境出現最多,而新住民兒童在內容元素表現多於本地兒童。圖像構圖上,新住民與本地兒童在自由畫呈現最多的圖像構圖是符號性表現和強調性或誇張式表現。 在線條使用上,新住民兒童與本地兒童在自由畫表現上,以出現單縱線、複縱線和單斜線較多。女生偏愛使用複斜線,男生則是點。一年級的新住民與本地兒童在線條使用上較多元。用色方面,女生有較多亮色系顏色出現在自由畫,男生則較常使用暗色系。隨著年齡的增長,新住民與本地兒童在用色上會更多元豐富。本研究發現指出, 藉由文化刺激,本地兒童和新住民兒童皆在繪畫中,表現出所在地地方文化特色,而影響兒童繪畫表現的因素有學校、家庭、地方文化與大眾媒體。 |
關鍵字: | 新住民、幼兒繪畫、文化、繪畫表現 |
著作名稱: | Children’s play and symbolic representation |
年度: | 2013 |
類別: |
期刊論文
Review of Global Management and Service Science
|
摘要: | |
關鍵字: | |
著作名稱: | Parental beliefs and partnerships in provision of educational services for young children |
年度: | 2012 |
類別: |
期刊論文
Review of Global Management and Service Science
|
摘要: | This paper is to provide a review of research on parental beliefs and partnerships in provision of educational
services for young children, in particular through a provision channel of early childhood programs, by addressing
some of the important research issues in this field which have been leading to controversies and demanding
research attention and to provide suggestions for potential directions for future research. With comments and
critiques presented, this paper discusses issues related to terminology, belief structure, belief system, behavior
representation, and representation and measurement of parental beliefs and partnerships in early childhood.
Probable relationships among parental beliefs and children’s development are represented in a causality diagram to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the role parental beliefs may play in parental partnerships in early childhood programs and children’s development. |
關鍵字: | beliefs; partnerships; childhood; parents; early childhood programs |
著作名稱: | Wu, L. (2011). Developmentally appropriate services for young children within a service-inclusive social context.Review of Global Management and Service Science, 1, 32-44. |
年度: | 2011 |
類別: |
期刊論文
|
摘要: | Providers of services for young children need to condiser the diverse attributes of young children at distinct developmental stages in providing developmentally appropriate services within a service-inclusive social context. This review examines the broad concept of developmental appropriateness in terms of a system of concepts with the two dimensions of age appropriateness and individual appropriateness and relevant issues to provide researchers and service providers with operational guidelines and suggestions. Developmentally appropriate activities such as gestural representation, drawing, dance, musical expression, drama, and play are proposed to enhance the childs developmental benefits. To conclue the review, a contextual perspective of provison and consumption of services for young children is represented graphically to depict the system in which crucial factors relevant to service provision and consumption interact within a service-inclusive social context. |
關鍵字: | service; child; developmental appropriateness; social context |
著作名稱: | 簡俐珊、吳麗媛* (2011)。增進幼兒繪本故事閱讀理解之探究─心智繪圖教學之應用。教育理論與實踐學刊,23,53-87。(*通訊作者) |
年度: | 2011 |
類別: |
期刊論文
|
摘要: | 本研究旨在探討心智繪圖法教學對幼兒繪本故事閱讀理解之影響。研究者以心智繪圖做為幼兒的學習工具,將故事分為:主角、情境、主要事情經過、結局四個部分來繪製心智繪圖。
本研究對象為六位彼此熟識的幼兒,並採異質性分為兩組。每組幼兒各自進行十一堂課,其中包含二堂前測,六堂心智繪圖教學課程,以及兩堂不介入心智繪圖教學,和一堂測試心智繪圖的保留效果。研究者將觀察和訪談的逐字稿資料,及心智繪圖文件,加以歸納和分析。本研究結果如下:心智繪圖法實踐了有意義的閱讀歷程,適合做為幼兒繪本故事閱讀的學習工具、心智繪圖法能提升各階段不同能力之幼兒的閱讀理解成效並具有保留效果、幼兒可以自行使用心智繪圖幫助自己在繪本故事上的學習。
|
關鍵字: | 閱讀理解、心智繪圖、幼兒 |
著作名稱: | 陳韻如、吳麗媛* (2011)。幼兒同儕互動與藝術學習之探究─以提供美勞區藝術媒材為例。教育研究學報,45(2),29-57。(*通訊作者) |
年度: | 2011 |
類別: |
期刊論文
教育研究學報
|
摘要: | 本研究旨在探討美勞區藝術媒材的提供對於幼兒同儕互動與藝術學習之作用。本研究採質性研究,以台南縣某幼稚園大班-花花班學習區時間在美勞區活動的五歲標的幼兒為對象,歷時六個月。資料分析來源為觀察錄影與訪談逐字稿以及相關文件,研究結果發現:
一、充足且多元的藝術媒材誘發出豐富的同儕互動。
二、藝術學習目標可藉由提供多元藝術媒材與豐富的幼兒同儕互動過程達成。
三、觸發幼兒藝術表現的提供方式為依照幼兒舊經驗,循序漸進的提供與搭配媒材,並運用相關書籍與提問方式,使幼兒展開創作與自我表達。
根據上述發現,研究者針對教育現場與未來研究者提出幾點建議。
|
關鍵字: | 幼兒、美勞區、同儕互動、藝術教育、藝術媒材 |
著作名稱: | Wu, L. (2009). Children’s graphical representations and emergent writing:evidence from children’s drawings. Early Child Development and Care,179(1), 69-79. (Ebscohost, Education Index)
|
年度: | 2009 |
類別: |
期刊論文
|
摘要: | |
關鍵字: | |
著作名稱: | Wu, L. (2008). Children’s graphical representations of play: the player’sperspective. 幼兒教育年刊, 19, 68-90.
|
年度: | 2008 |
類別: |
期刊論文
|
摘要: | |
關鍵字: | |
著作名稱: | Wu, Li. (2005). A structural analysis of children’s experience: Understanding children’s graphical representations of experience for 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 兒童教育與研究, 1, pp. 23-53.
|
年度: | 2005 |
類別: |
期刊論文
|
摘要: | |
關鍵字: | |
著作名稱: | 吳麗媛 (2001). 師生關係的認知與經營. 商教季刊, 80, pp. 14-21. |
年度: | 2001 |
類別: |
期刊論文
|
摘要: | |
關鍵字: | |
著作名稱: | 吳麗媛 (2009). 培養孩子的好品格─從小做起. 巧連智幼幼版4月號,6-7.
|
年度: | 2009 |
類別: |
期刊論文
|
摘要: | |
關鍵字: | |
著作名稱: | 吳麗媛 (2006). 5 STEPS 解決孩子的人際衝突. 巧連智幼幼版4月號, pp.6-9.
|
年度: | 2006 |
類別: |
期刊論文
|
摘要: | |
關鍵字: | |
著作名稱: | 融入光與影科學之幼兒引導式探究教學 |
年度: | 2021 |
類別: |
會議論文
|
摘要: | 融入光與影科學之幼兒引導式探究教學
Integrating light and shadow science into guided inquiry teaching for young children
陳巧芸
臺南市立仁德幼兒園教師
吳麗媛
國立臺南大學幼兒教育學系副教授
摘要
壹、 研究背景與目的
科學教育逐漸受到重視,如:美國「國家科學教育標準」(NRC,2000)強調培養科學素養的重要性,以探究方式學習科學,以色列於2013年「公立與教育幼兒園科學與科技課程」中提出,從兒童早期開始實施科學教育,影響幼兒的科學態度,並在學前教育施行科學教育(Spektor-Levy, Baruch, Mevarech,2013)。臺灣教育部於2003年公布「科學教育白皮書」,科學教育包含所有國民,提出對於幼兒園及中小學的科學教育展望(教育部,2003)。周淑惠(1997)提出幼兒是天生的小小探索家,天生擁有好奇心,常在日常生活中提問問題,擁有邏輯思考能力,如:推理分析、因果、分類、排序等,從嬰兒時期逐漸發展出來。幼兒從日常生活中,透過與觀察、實作或溝通,相關研究證實幼兒具有邏輯思考能力,透過生活經驗的累積來建構科學概念(周淑惠,2002)。
Pataray-Ching和Roberson(2002)指出科學教育迷思,如:幼兒無法透過探究學習的方式,探究歷程相當複雜且具困難性;教師不需要教導幼兒科學知識,探究教學主要由幼兒自行蒐集並整理資訊;探究式學習需要花費歷程較長,幼教師涉略的領域過廣,探究式教學實施幼兒科學教育實有困難性。Kamii和DeVries(1999)認為幼兒科學教育為幼兒教育最弱的其中一環,主要原因來自幼教老師本身不了解科學概念知識。周淑惠(1997)指出少見於幼兒科學落實幼兒教育。學齡幼兒的口語表達及各項能力皆處於發展中狀態,而實驗情境不足以探究幼兒對於科學概念的想法。研究者缺乏科學教學的實際經驗,將以引導式探究教學模式帶領幼兒學習,以光影科學為主題進行引導式探索教學的探究。
本研究目的藉由幼兒光影科學融入引導式探究教學來了解幼兒學習歷程,探討幼兒光影科學融入引導式探究教學與幼兒學習上的轉變;以及幼兒光影科學融入引導式探究教學中,教師可能面臨的問題與解決困難的方法。
貳、 研究方法
本研究採用行動研究法,研究工具為研究者本身、協同教師、參與教師,以研究者任教之專設幼兒園5-6歲的30位大班幼兒為研究對象,進行「光影」主題教學課程,藉由幼兒光影科學融入引導式探究教學來了解幼兒的學習歷程以及學習的轉變,分析研究者教學歷程,改善研究者進行幼兒科學教學策略,提升研究者教學專業能力,找尋適合在幼兒園實施幼兒科學教學的教學模式。本研究透過蒐集多元資料、分析資料及詮釋資料過程中,以三角交叉檢證,盡可能降低研究者過於主觀來影響研究結果,並據以彙整研究發現,了解科學教學歷程中,幼兒和教師可能面臨的困難,思考因應方式、修正並執行之,進行討論、整理與歸納。
參、 研究結果
藉由幼兒光影科學融入引導式探究教學歷程之初探性研究,本研究發現說明
如下:
一、觀察幼兒自發性探索產生的興趣
研究者觀察幼兒在中班時期的興趣,在植物大發現主題時,便發現幼兒會自行撿樹葉、蒐集橘子皮等,運用不同的材料,在光箱上檢視是否具有透光性,光碟片反射產生的彩虹;自主追捕影子遊戲。透過觀察了解幼兒自發現探索產生興趣,老師引導幼兒深入探討,引導幼兒討論影子從哪裡來,找尋學校光影,討論影子可以玩的遊戲。
二、實地探查的重要性
將問題帶回教室中進行討論,追影子遊戲的戰略,一一紀錄幼兒提供的好方法,有些幼兒認為躺著將影子遮住或是躲在牆壁中,就能將影子藏起來,幼兒開始會思考問題,我們從討論、實作、再次討論的循環方式,培養幼兒解決問題的能力,由於發現在教室中討論時,幼兒對於陽光、自己、影子的方位不同,因此研究者發現實地探查的重要性,透過實際操作及討論,才會有實體結果,讓幼兒更具象理解,相反在教室中,教師的討論無法產生成效,幼兒的討論成了空泛猜測。
三、幼兒直觀預測問題
探討光會走直線還是轉彎,研究者從提問中,發現幼兒對於光可以轉彎是具有想像的,在未做實驗前,幼兒認為光是可以轉彎的,幼兒討論可利用水管的拼接、長紙捲筒的,幫助光線進行轉彎,在實際操作的過程中,研究者引導幼兒透過水管和紙捲筒來測試,光線途徑為轉彎或直線,發現光無法從水管跑出來時,幼兒才發現光轉彎時會被水管擋住。
四、教師提供言語鷹架
研究者發現,幼兒在探索的歷程中有些幼兒無法自發性探索,需要老師進一步地引導,幼兒進行光影遠近研究時,幼兒無法理解如何產生影子,透過進一步提問才發現當物體被擋住時,就會產生影子,透過老師的引導語,少數幼兒才進一步探究光源的遠近,及其所產生的變化。
五、透過多元表徵具象理解幼兒想法
幼兒在出汗性大肌肉活動中,發現影子可以變成不同造型的遊戲,與同儕協商合作如何變出喜愛的造型,在歷程中幼生發現躲在影子裡面,我們也看不見影子了。幼兒透過繪圖理解光的位置和影子位置的改變,透過圖象表徵紀錄想法。
關鍵詞:幼兒、引導式探究式教學、科學概念
Keywords: child, guided inquiry teaching, scientific concepts
肆、 參考文獻
周淑惠(1997)。幼兒教師之教學行為現況研究。新竹師院學報,10,23-45。
周淑惠(2002)。解題與經驗取向之幼兒科學方案。國科會科教處計畫成果研討會,
國科會。
教育部(2003)。科學教育白皮書。臺北市:教育部。取自行政院國家科學委院會科學教育發展處網站。http://www.nsc.gov.tw/sci/
Kamii, C. & Devries, R. (1999). Physical Knowledge in Preschool Education-Implications of Piaget’s Theory. N.Y.: Cultural
National Research Council (NRC). (2000). Inquiry and national science education standards. Washington, DC: National Academic Press.
Pataray-Ching, J., & Roberson, M. (2002). Misconceptions about a curriculum as inquiry framework. Language Arts, 79, 498-505.
Spektor-Levy, O.,Baruch, Y. K. and Mevarech, Z. (2013).Science and scientific curiosity in pre-school—The teacher‘s point of view.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cience Education,35(13),2226-2253.
|
關鍵字: | 幼兒、引導式探究式教學、科學概念 |
著作名稱: | 幼兒戶外教學回憶畫之初探 |
年度: | 2016 |
類別: |
會議論文
|
摘要: | 繪畫,是幼兒創造意義的一種表現,同時是幼兒表達想法與溝通的一種方式(徐若君,2000;范瓊方,1999;Helm、Katz,2001;Thompson,2006)。而過往與幼兒繪畫相關的研究,如心理治療類的家庭動力繪畫,(方育芳,2012;林千琪,2010;林夢絹,2014;曾雅薇,2009;黃婷筠,2010)、自發性繪畫(郭永華、張翠芬,2014)、日記畫 (林芸竹,2010;童玉娟,2005),或是回憶畫的方式呈現(周容瑜,2015),可發現均以幼兒繪畫來探知其思考脈絡,進而協助幼兒家庭的親子互動、教師的班級經營,或是做為輔導個別幼兒的工具。可見得幼兒繪畫在理解幼兒的身心發展上具有相當的參考價值。因此,本研究之目的為:探知5-6歲幼兒在繪畫表現上所顯現的認知概念為何?幼兒又是否能達到該年齡在發展階段中提及的能力?
本研究以方便取樣的方式,至台南市某國小附設幼兒園星星班進行觀察,並探就其戶外教學回憶畫之繪畫表現。研究對象有12名男生,15名女生,共有27名幼兒。本研究採質性研究法,蒐集幼兒的繪畫作品、非正式教師訪談與戶外教學回憶畫活動之觀察記錄,進而將觀察記錄、作品和教師訪談做交叉檢證,解析幼兒繪畫表現與其「認知概念」、「符號的使用」、「性別」、以及「教師和同儕影響因素」的交互作用,冀能呈現較客觀的結果分析與探討,並根據研究結果提出具體建議。
本研究結果發現:
一、 幼兒在「認知概念」上,表現出「平面與立體空間」概念與「室內與室外場域」之概念。在「平面與立體空間概念」中,幼兒多呈現平面式的構圖,人物也多直線排列。而在「室內與室外場域」之概念,呈現空間與時間的同時表現的畫法。亦有幼兒運用空間概念創作出「躲藏」,或是藉由線段或色塊來「區分空間」,甚至是加入立體的概念,畫出「側面的人」的圖像。
二、 在「符號的使用」上,幼兒亦有一些表現特徵,包括「圖畫中的符號與象徵」,以及「名字的模仿」。在「圖畫中的符號與象徵」中,幼兒會運用過往學習過的符號做為圖像的呈現或象徵。而在「名字的模仿」的部分,幼兒會試著「畫出」自己的名字。同時,亦會運用有意義的符號,如:愛心或花形,來幫名字做「裝飾」。
三、 「幼兒性別」在繪畫上的呈現顯示,在男生的繪畫中,均呈現堆高機或裁紙機。而女生對機器的描繪只占全班女生人數的一半。此外,男生在人物繪畫表現上,多畫出線條式或色塊式的手腳、方塊式身體,能力較佳者則出現衣服、褲子,人物頭上甚至會出現耳朵的描繪。女生在人物繪畫表現中,多呈現三角形的裙子,而繪畫能力較佳者則會加上鞋子、手指和頭部的裝飾物等較為細節的物件,同時也傾向畫出亮晶晶或很大的眼睛。
四、 「教師和同儕影響因素」中,可發現「教師影響」與「同儕影響」。在「教師影響」中,顯示教師「教學引導與態度」對幼兒繪畫的作用。教師與幼兒團體討論及回顧照片時,極少提及導覽員以及吉祥物,而多提及成書工廠內辛苦工作的工作人員。比對幼兒繪畫資料發現,廠內工作人員出現的次數遠高於導覽員與吉祥物。此外,教師對幼兒「上色的要求」部分,在幼兒繪畫中,亦可發現幼兒會盡可能照老師的要求把圖畫紙畫滿,也會儘量不要塗出去。而「同儕影響」的部分,則可從「仿畫」與「同儕間的對話」中發現。此外,幼兒因為分桌而坐,而發展出「各桌特色」。
研究者從孩子繪畫中發現許多幼兒發展上的重要關鍵,並依據認知概念、符號的使用、性別、以及教師和同儕之影響進行探究,可略知該時期幼兒在繪畫上的認知發展模式。同時,同儕之間的交互作用亦對幼兒的概念影響甚深,性別亦呈現男女孩之間的不同。研究者建議,在教學策略運用上,教師需藉由對幼兒之個別差異的了解,思考該如何協助幼兒的發展,而適當的引導方式亦有助於幼兒概念之建立與促進幼兒思考的能力。
|
關鍵字: | 圖畫、回憶、戶外教學 |
著作名稱: | 基督教幼兒園融入生命教育之探究 |
年度: | 2016 |
類別: |
會議論文
|
摘要: | 現今社會充斥著各樣社會案件,使得人心惶惶,生命教育因此日益受到重視。生命教育相當廣泛,包含道德、倫理、人文、死亡、環境、全人及宗教等範疇(何福田,2001;吳庶深、黃麗花,2001;詹棟樑2004)。其中,宗教具有教化人心、領人向善的功能,同時,宗教亦教導人對生命的尊重與價值。吳汝鈞(2005)提到宗教的目的在於處理人終極關懷的問題,讓人了解人生中的生命現象,像是死亡、罪惡、孤獨等,使人明白生命的意義,活出生命的價值。像在佛教信仰教義裡,教導生命是有輪迴,具生時行善的觀念,死後才能進西方極樂世界;在西方的天主教與基督教信仰教義中,教導人在世上學習耶穌的樣式,並相信耶穌到世上為人死而復活,救人脫離罪惡,使人進天國(孫尚陽,2002)。因此無論何種宗教,皆蘊含了「勸人為善,求死後得以安樂」的寓意 。近年來,我國教育部對生命教育議題也逐漸抬頭,希望在孩提時期就能從家庭、學校及社會中學習生命教育,目前我國生命教育的實施,在各項課程融入生命教育相關內容、實驗研究、生活體驗、繪本等方式進行教學(教育部2014)。在幼兒園生命教育的研究中,將生命教育以主題式、融入式課程、行動研究的方法來進行教導,較常結合繪本故事來進行生命教育(張家綾,2007;林楚欣、廖彗茹,2009;游淑燕、林家蕙,2010;楊鶉禎、林信成、袁碧瑤、張佑安,2014;李淑卿,2015)。然而,生命教育的種子如何在幼兒心中滋長?宗教如何使幼兒學習生命教育,這引發研究者探究此議題的動機。所以,本研究目的為:一、探討基督教幼兒園如何實施生命教育。二、幼兒在接受生命教育後的反應與成長。
本研究採用個案研究法,研究對象以立意取樣,選取具有基督教背景及實行生命教育課程的天堂幼兒園(化名),以半結構式訪談法及觀察法來蒐集資料。訪談對象為園所中的園長及六名教師;觀察全園所宗教性生命教育活動,對象為全園所七個班級,共105位幼兒,其年齡在三至六歲。訪談時間和地點在教師辦公室於午休輪值時進行訪談,每位教師訪談時間約三十至五十分鐘,觀察時間約三十至四十分鐘。訪談中以錄音及筆記之方式紀錄訪談內容,事後將錄音檔及筆記轉為逐字稿,並請受訪者進行檢核,確保內容完整性。訪談問題包含教師基本資料、教師進行生命教育的方式、教師對於生命教育的定義、以及教師在進行生命教育課程後,幼兒在日常行為和態度是否有變化。本研究中發現天堂幼兒園是以主題的方式進行教學,課程內容由每班教師自行設計並加入有關生命教育的議題,像是有主題關於我的寵物,有教師以「我永遠愛你」的繪本教幼兒認識死亡、有的帶幼兒到園所附近的寵物店實際體驗並結合環境動物保護,讓幼兒討論飼養與棄養的問題、也有以影片的方式進行教學;對於其他主題有教師是以不同策略讓幼兒學習生命教育,如,在人與人之間的關懷就有教師以小天使小主人方式進行活動,或把社會議題加入團討。在每周三上午八點半至九點進行溫馨時刻活動,會由教師帶幼兒進行教室走線培養靜心,及引導幼兒分享生活經驗、需求,與關心周遭人事物,讓幼兒為有需要的人代禱,或面對事情時,讓幼兒進行反思並提出解決方式。於周三下午兩點半至三點,全園所宗教性生命教育活動,課程由牧師及師母進行主導,像師母帶領天父花園及耶穌喜愛一切小孩的詩歌,講解歌詞及教導舞蹈,之後牧師講聖經中耶穌說芥菜種的比喻故事,芥菜種子是所有種子裡最小的,但是天父看顧它,使它長得又高又大,能讓人乘涼、讓飛鳥休息。天父看中我們每個人,不管我們看起來如何,祂都愛著我們,他就像園丁一樣,我們就像種子跟花一樣,被祂照顧著,所以不可小看自己,因為天父讓我們有無限的可能。在這課程中幼兒也進行回應,如,有小孩說,上帝是園丁那他一定會照顧我們嗎?也有其他幼兒回答問題跟提問。
本研究結果顯示:
一、 在基督教幼兒園教師實施生命教育的方式有:(一)生命教育繪本;(二)生活經驗與生命教育連結;(三)多媒體應用於生命教育課程;(四)生命教育相關遊戲活動;(五)團討生命教育議題;(六)每周例行分享、代禱活動;(七)全園所宗教性生命教育活動。
二、 幼兒在接受生命教育後的反應與成長:(一)幼兒從自我中心思想,轉變具有人與人之間的關懷、人與自然的尊重以及珍惜事物等表現;(二)幼兒開始有省思能力。
|
關鍵字: | 生命教育、幼兒園、基督教 |
著作名稱: | 幼兒問題解決能力相關研究之回顧 |
年度: | 2023 |
類別: |
會議論文
|
摘要: | 隨著時代變遷,現今社會資訊數位快速發展,我們腦中知識記憶已跟不上數位知識更新的速度。知識學習的方式最重要已不是記憶,學習最重要的是懂得蒐集資料、整理資料,以及具有問題解決的能力(董愉斐、伍瑞瑜,2005;洪文東,2006)。我們既有的知識已無法面對這多變的世界,問題解決能力在現今世代已成為教育界中最重要的目標(詹雨臻、葉玉珠,2005;鄭淑娟,2010;張靜儀,2012)。國內學者胡麗娜(2007)及楊淑惠(2022)在他們的研究當中都有提到一句古語:「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意旨現在世代的孩童,我們應教授他們的是學習獲取知識的方法去面對任何問題,並非是直接給予他們知識。在許芳懿(2009)學術研究期刊當中提及幼兒們擁有過多機械化教育學習,對於他們學習熱忱及成效會大為降低,並且會剝奪接觸到更多領域以及問題解決思考上的機會。教育部出版的《幼兒園教保活動課程大綱》認知領域當中,也希望教保服務人員皆能培養幼兒透過感官,善用他們所蒐集到的資訊,進而整理,再來有系統解決他們所面臨的問題(教育部,2016)。承如上述,能理解到問題解決的能力對幼兒是有多重要。因此,瞭解現階段學齡前幼兒們的問題解決能力之發展趨勢概況分析更顯重要,故本文將透過文獻回顧分析之方式,分析目前幼兒問題解決能力之研究趨勢與發展狀況,並在幼兒問題解決能力研究議題當中提出未來研究方向,以及給予實務教學者與家長們的建議。
本文研究方法為檢索臺灣近年研究學齡前幼兒問題解決能力相關議題的學術著作,主要於「台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網」、「華藝線上圖書館」,以及「HyRead Journal台灣全文資料庫」中搜集與整理。題目與關鍵字主要以「幼兒」、「問題解決」進行搜索,透過期刊與論文來回顧探究,其篩選條件限定研究對象要為學齡前幼兒;出版地區為臺灣;主要探究內容為問題解決議題相關。將搜集來的文獻依據研究主題、研究方法、研究結果進行歸納統整。
本文經文獻分析後發現,目前研究幼兒問題解決的問題面向類型有八種:人際問題解決、創造性問題解決、數學問題解決、遊戲問題解決、生活自理問題解決、教具操作問題解決、情緒問題解決與社會互動問題解決。在探討幼兒問題解決主題下的面向分為三類,多數研究為探討幼兒問題解決課程教學融入後幼兒問題解決能力成效與影響 (55%),接續為探討幼兒問題解決影響因子的關聯性情形為第二多(30%),再來為在自然情境中探究幼兒問題解決歷程與策略(15%)。在研究方法以量化研究為居多,其次為質性。在研究結果分析分為三個部分:一、教師所提供的課程、方案、遊戲教學、故事情節,亦還有幼兒所繪製的圖像記錄,能有效增益幼兒問題解決能力、策略及等多項能力獲得。二、影響幼兒問題解決能力因子,有幼兒年齡、幼兒成熟度、幼兒個性、幼兒情緒能力、幼兒閱讀表現與次數、幼兒認知能力、幼兒蒐集與歸納整理資訊能力、幼兒社會遊戲頻率與社會能力、父母教養方式與態度、母親情緒素養、親近者問題解決處理方式。三、幼兒擁有多種問題解決策略模式,幼兒問題解決策略與歷程會依循著遇到問題情境性質、問題種類面向、想達到的目標性質不同,而有不同的問題解決策略與歷程模式。
回顧以往相關研究,本文獻提出以下建議:一、教師能多發展與問題解決相關的課程、方案、遊戲教學以及圖像記錄,藉以提升幼兒問題解決能力。在給予幼兒進行問題解決作業之時,能多給予幼兒問題的故事情節,幼兒表現能力會隨之提升。二、家長在教養方式與態度上切勿採忽視冷漠及專制權威之方式,其對於幼兒問題解決能力附載著明顯負向影響力。家長應多培養幼兒們閱讀能力與次數,藉以激增幼兒問題解決能力。此外,與幼兒親近者對其問題解決處理方式須多加注意,幼兒會透過模仿進行學習。三、在未來研究上,研究者建議可以以個案研究之方式加以深入了解幼兒問題解決能力與策略,並且以一個真實自然情境脈絡當中來探究。
|
關鍵字: | 幼兒、問題解決、文獻回顧 |
著作名稱: | 手足關係與學前幼兒語言發展 |
年度: | 2021 |
類別: |
會議論文
|
摘要: | 手足關係與學前幼兒語言發展
Sibling relationships and preschoolers’ language development
黃梅菁
臺南市立第一幼兒園教師
吳麗媛
國立臺南大學幼兒教育學系副教授
摘要
壹、研究背景與目的
本研究旨在透過自編的手足關係與學前幼兒語言發展問卷之項目分析與因素分析、信度分析以瞭解此初探性研究之信效度及內部一致性。當研究者身在幼教現場第一線工作時,發現了歷年來語言發展遲緩的特殊幼兒比例變高,而未來Family編輯群(2019)在部落格的文章也曾提到許多學者認為語言能力發展並沒有所謂的關鍵期,但有語言學習的敏感期。美國小兒神經科褚簡寧醫生表示,以語言來說,從出生到10歲,也就是說,學齡前即是學習語言的黃金時機。黃麗娟與林月仙(2016)也曾提到在幼兒發展中,語言能力是很重要的指標,同時也是認知學習、人際互動和社會適應能力的基礎,一再證明學齡前掌握了相當重要的語言發展時期。
時代背景下,生育率降低、家庭型態的轉變,導致家中成員互動機會減少,從中華民國內政部統計處(2019)最新統計指標中不難發現新生兒數量是逐年驟減的,賴建宇(2011)在《天下雜誌》提到目前生育率逐年降低,臺灣生育率列「全球倒數第一」,並指出近十年雙薪家庭的比例在臺灣已過半,且林麗雪與蕭嬿玲(2019)的研究也指出多數家庭結構為無子女家庭或只有獨生子女家庭。當家庭成員數減少,家庭功能將逐漸式微。當一個家庭中存在手足互動關係時,幼兒對父母的依附關係將逐漸轉變成同儕關係,因此家庭型態的轉變確實影響了幼兒的發展(Margaret,1989)。
希望透過本初探性研究之「手足關係與學前幼兒語言發展問卷」編制出符合信效度與一致性之工具。
貳、研究方法
本研究採用問卷調查法,並以自編的「手足關係與學前幼兒語言發展問卷」作為初探性研究,以提高信度與效度、成為符合實際適切性之工具。以「分層隨機抽樣」的方式,選取臺南市公私立幼兒園中班幼兒進行初探性研究,依據公私立幼兒園數量比例抽取,寄出188份,經三週後回收問卷188份,扣除遺漏值與無效問卷共26份,可用問卷162份,以SPSS 23.0版統計軟體進行項目分析與因素分析、信度分析,以確立問卷信效度和內部一致性。
參、研究結果
本研究問卷內容可分為三部分,說明如下:
一、第一部分為「基本資料」,主要了解幼兒與家中手足之實際狀況,例如:手足年齡差距、性別等。
二、第二部分為「語言互動量表」,主要了解幼兒在家中與家長及手足之間語言互動的實際狀況。
(一)親子之間語言互動狀況題目可細分為「家長單向對幼兒之語言互動」,例如:家長會鼓勵幼兒勇於表達自己的想法、及「幼兒單向對家長之語言互動」,例如:幼兒放學回家會主動和家長分享在學校發生的事、「家長與幼兒雙向之語言互動」,例如:當幼兒的看法和家長不同時,家長會傾聽幼兒的想法。
(二)手足之間語言互動狀況題目可細分為為「手足與幼兒間單向之語言互動」,例如:當幼兒所表達的語詞不正確時,年紀較大的手足會直接告訴年齡較小的手足正確說法、「手足與幼兒雙向之語言互動」,例如:手足之間經常一起聊天、互相分享生活。
三、第三部分為「幼兒語言能力檢核表」,主要為評估幼兒語言能力,另又可以細分為語音能力、語意能力、語用語法能力。
本研究針對研究問卷之內容進行項目分析與因素分析、信度分析,研究結果顯示,親子語言互動量表其 CR 值介於3.400~15.098 之間,與總分相關係數介於 0.203~0.730之間、手足語言互動量表其CR值介於25.228~63.016之間,與總分相關係數介於0. 911~0.953。語言能力-語音量表其CR值介於1.025~10.556之間,與總分相關係數介於0.353~0.729之間;語言能力-語意量表其CR值介於1.468~5.292之間,與總分相關係數介於0.596~0.972之間;語言能力-語用、語法量表其CR值介於1.996~17.425之間,與總分相關係數介於 0.433~0.902之間。由此可知本問卷CR值高於3以上、與總分相關係數達0.3以上,皆達顯著水準且具有良好的試題參數。
針對問卷進行因素分析,結果顯示本問卷因素負荷量介於0.374~0.911,KMO值為0.895,球型檢定其卡方值為4479.989**,表示達顯著標準,每題皆有良好因素負荷量,而數據正好分成親子之間語言互動及手足之間語言互動2構面。
從信度分析結果可得知,語言互動量表其分量表介於0.881~0.987,整體信度α值為0.942;語言能力量表其分量表介於0.839~0.968,整體信度α值為0.940,內部一致性α值皆在0.70以上,具有高準確性與穩定性。
關鍵詞:手足、學前幼兒、語言發展
Keywords: Sibling, preschooler, language development
參考文獻
內政部統計處(2019)。中華民國內政部統計處最新統計指標-截至109年1月全國粗生育率【原始數據】。取自https://www.moi.gov.tw/stat/chart.aspx
內政部統計處(2019)。中華民國內政部統計處最新統計指標-截至109年1月全國嬰兒出生人數【原始數據】。取自https://www.moi.gov.tw/stat/chart.aspx
未來Family 編輯群(2019)。語言學習也有「黃金時期」嗎?幾歲開始最好?同時學外語跟母語會讓幼兒混淆嗎?專家這樣說……【部落格文字資料】。取自https://futureparenting.cwgv.com.tw/family/content/index/15995
林麗雪、蕭嬿玲(2019)。由少子女化統計指標淺談臺北市生養育環境。主計處委託之專題研究成果報告(編號:108-12)。臺北市:臺北市政府主計處。
黃麗娟、林月仙(2016)。正向行為支持方案改善疑似情緒行為障礙學生行為問題之個案研究。特殊教育季刊,138,29-37。
賴建宇(2011)。臺灣人生育率,全球倒數第一。【部落格文字資料】。天下雜誌434期。取自https://www.cw.com.tw/article/5000931
Margaret Schibuk M.D., Ph.D. (1989). TREATING THE SIBLING SUBSYSTEM: An Adjunct of Divorce Therapy. American Journal of Orthopsychiatry, 59(2), 226-237.https://doi.org/10.1111/j.1939-0025.1989.tb01654.x
|
關鍵字: | 手足、學前幼兒、語言發展 |
著作名稱: | 電子繪本介入下之幼兒繪畫表現 |
年度: | 2019 |
類別: |
會議論文
|
摘要: | 電子繪本介入下之幼兒繪畫表現
Young children’s drawing performance with the intervention of e-Picture-Books
王佩芸
國立臺南大學幼兒教育學系碩士生
吳麗媛
國立臺南大學幼兒教育學系副教授
摘要
Vygotsky(1978)指出,幼兒繪畫是以口語為基礎之圖畫口語,是幼兒書寫語文發展之重要初期階段。人類傳達思想及情感的主要途徑為文字、語言、繪畫,然而對於幼兒來說繪畫最為貼近。對於學齡前幼兒來說,語言和文字是相當有限的,因此繪畫對於他們來說是一種語言的傳達,是一種內在語言表達(范瓊方,1995)。繪本教學相關研究顯示,繪本教學有助於提升幼兒的繪畫表現、創作能力、色彩認知及運用能力(林妹靜,200;涂金鳳,2007;蔡玫君,2016)。現今3C電子化時代,政府大量推廣閱讀,各縣市圖書館均有提供線上免費電子繪本借閱。王怡靜(2012)研究顯示,利用電子繪本進行共讀佔有71.5%,由此可見,使用電子繪本閱讀逐漸增多。目前有關電子繪本與幼兒繪畫表現之相關研究並不多,本研究目在於探討電子繪本介入前與電子繪本介入後,幼兒繪畫之表現。
本研究以臺南市某私立幼兒園十位大班幼兒為研究對象,其中五位為男孩,五位為女孩。本研究透過現場教學觀察、訪談、幼兒繪畫、研究者省思札記以及相關文件作為主要資料的蒐集來源,並針對蒐集的資料,採用質性研究方法,分析與探討電子繪本介入前與介入後,幼兒在人物、空間、色彩、線條上之繪畫表現。
本研究發現指出:
一、 在「人物表現」上,電子繪本介入前,本研究少數幼兒還呈現蝌蚪人之繪畫表現。電子繪本介入後,本研究幼兒在人物表現上提升許多,畫得更為具體,且注意到更細微部分的繪畫表現。
二、 在「空間表現」上,電子繪本介入前,本研究幼兒雖已有呈現出天空線及基底線,但無法呈現大小比例與前後關係之繪畫表現。電子繪本介入後,幼兒在繪畫空間表現上進步許多,懂得大小比例、前後、與左右關係的概念,並以圖畫表現這些概念。
三、 在「色彩表現」上,電子繪本介入前,本研究幼兒繪畫表現以自己喜愛的顏色為主,女生大多喜愛使用粉色系,而男生大多喜愛深色系,且用色單一。電子繪本介入後,男生及女生幼兒在用色上會依電子繪本裡的主題顏色進行著色,且用色較為多樣化。
四、 在「線條表現」上,電子繪本介入前,本研究幼兒線條表現較不多樣化,且較沒出現複雜組合。電子繪本介入後,幼兒慢慢呈現複雜且多樣的線條表現,也懂得利用線條組合成一個有意義的圖案。
關鍵詞:電子繪本、幼兒、繪畫表現
Keywords: e-Picture-Book, young children, drawing performance
參考文獻
王怡靜(2012)。臺北市公立幼稚園家長選擇電子繪本於親子共讀之研究(未出版
之碩士論文)。臺北教育大學,臺北市。
林妹靜(2006)。圖畫書應用於幼兒藝術教學之研究-以色彩遊戲為例(未出版之
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北市。
范瓊芳(1995)。幼兒心理繪畫分析與輔導-家庭動力繪畫的探討。臺北市:心理
出版社。
涂金鳳(2007)。艾瑞‧卡爾(Eric Carle)圖畫書插畫導賞與幼兒繪畫表現關係
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北教育大學,臺北市。
蔡玫君(2016)。繪本教學與幼兒繪畫表現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南大
學,臺南市。
Vygotsky, L. S. (1978). Mind in society. Cambridge, M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
關鍵字: | 電子繪本、幼兒、繪畫表現 |
著作名稱: | Children’s graphical representations of spoken Chinese nouns, verbs, and adjectives |
年度: | 2016 |
類別: |
會議論文
|
摘要: | Vygotsky (1978) described the written language as a system of second-order symbolism and argued that it is a crucial turning point in the entire cultural development of the child to master a particular system of symbols and signs and called for research attention to examine the emergence of writing and its relation to school learning. The study examined children’s graphical representations of their experiences with spoken Chinese nouns, verbs, and adjectives by answering the following question: How would young children use drawing to interpret and represent literally, contextually, and extensively their experiences with spoken Chinese nouns, verbs, and adjectives?
Method
Subjects
Fifty boys and forty six girls of ages from six to eight were recruited for the study from an elementary school located in the City of Tainan.
Procedure
Drawing activities were administered to groups of subjects. Each subject used an individual drawing table. In a drawing activity, the subjects were requested to draw about a spoken Chinese noun, verb, or adjective individually in an A-4 size paper on their own. After the subjects finished their drawings, each child was interviewed individually with regard to her/his drawing(s) in a separate space within the classroom to minimize peers’ influences.
Findings and Discussion
As revealed by the findings of the study, children may use not merely an adjective to describe the state of an object represented by a noun, but also a verb and another object to represent a state concerning an action and an object undergoing the influence of an action. By using adjectives, verbs, and nouns in a consistent, interconnected manner the children of the study demonstrated various types of association between objects and states, including object-state linkage, analogy representation, and the causality-chain representations of state-state causality, state-action causality, and action-state causality.
Acknowledgement
The study was supported by a research grant, MOST 103-2410-H-024-032-, from the Ministr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aiwan, ROC. |
關鍵字: | drawing activities、graphical representations、spoken Chinese nouns, verbs, and adjectives |
著作名稱: | 新住民幼兒日記畫指稱語和命名之研究 |
年度: | 2015 |
類別: |
會議論文
|
摘要: | 本研究目的為探討新住民幼兒用「指稱語」和「命名」來敘事圖畫內容物件名稱或意義之表現,以瞭解新住民幼兒日記畫中,師生互動學習鷹架之作用。 |
關鍵字: | 新住民幼兒、日記畫、指稱語、命名 |
著作名稱: | 探討不同文化幼兒繪畫表現 |
年度: | 2015 |
類別: |
會議論文
|
摘要: | 繪畫與幼兒發展有著密切關係,幼教師在教學現場,面對來自各種不同文化背景的幼兒,藉由幼兒繪畫,可更進一步了解不同文化背景的幼兒。本研究目的主要探討不同文化幼兒自由畫中有關內容元素、圖像構圖、線條及用色表現。研究對象為台南市某國小附幼16位四至六歲新住民幼兒及22位四至六歲一般生 (女生21位;男生17位)。繪畫活動中,給予每位幼兒一張A4空白紙,不限主題,讓幼兒在紙上自由繪畫,時間為20至30分鐘。資料分析以質性為主,量化為輔的方式,
研究結果顯示,關於內容元素,一般生和新住民幼兒繪畫均以自然環境、無生命事物類別出現最多。無生命事物,女生以房屋;男生以機械、船隻出現居多,新住民幼兒有異地情景出現。自然環境,女生出現花、草,男生出現海景居多。關於圖像構圖,於遠近關係及基底線兩者呈現較大差異;一般生較能表達物體大小及天空、地面的空間關係,新住民幼兒則較少見。 於線條,曲線和複線的表現,一般生比新住民幼兒更能充分運用不同線條,新住民幼兒則以曲線或單線完成作品居多。在於用色方面,一般生和新住民幼兒相比,前者以紅、橙、綠、藍,用色情況較多,且在繪畫中用色較繽紛、亮麗;後者以黑、黃、綠、藍,用色情況較多,但在作品呈現常以單色系畫滿作品。建議幼兒在繪畫時,教師應給予正面的回應與提供不同的材料,讓幼兒有更多元的想法與表現。
|
關鍵字: | 新住民、文化、幼兒繪畫、繪畫表現 |
著作名稱: | 教師策略與幼兒社會行為之探究—以積木區為例 |
年度: | 2014 |
類別: |
會議論文
|
摘要: | 本研究目的於探究幼兒在積木學習區,遇到拒絕與被拒絕者之間的互動行為
,希望藉由教師策略與幼兒同儕互動兩者交織,提升幼兒正向因應社會互動的行為。本研究採取行動研究,研究對象以研究者本身所任教之大班幼兒,男生18位、女生8位,共計26位幼兒,班級教師共有兩位教師,採協同教學。本研究以觀察、錄音、錄影、教師教學週誌、幼兒學習日記書、幼兒作品圖等方式蒐集資料,將其資料整理與分析,藉以瞭解教師運用教學策略後,對於幼兒正向因應社會互動行為之改善成效。
研究發現幼兒拒絕他人與被拒絕幼兒的因應方式,分為消極與積極的因應方式,消極作法為避開問題,積極作法為嘗試以直接或間接的方法達成目的。經由教師策略訂定積木區規則、教師參與遊戲、學習區活動分享、師生共同解決問題非正式教學,與正式教學繪本教學策略交織進行,確實幫助幼兒正面回應問題,提升幼兒溝通力、有目的的等待、工作分配、共享材料與空間等正向的社會互動行為。搭建積木後產生的想像遊戲,有助於幼兒社會互動,而實施討論共同搭建主題的策略,可凝聚幼兒在積木區遊戲的共同目的。從幼兒的互動中,看見接納其他人一起玩,溝通討論了解彼此的想法,互相經驗交流的正向互動行為。
|
關鍵字: | 教師策略、社會行為、積木區、因應方式、問題解決、繪本 |
著作名稱: | 教師不同引導方式下幼兒同儕合作畫之繪畫表現-以兩所幼兒園為例 |
年度: | 2014 |
類別: |
會議論文
|
摘要: | |
關鍵字: | |
著作名稱: | 專注力提示教學策略對注意力缺陷過動學童書寫能力成效之研究 |
年度: | 2014 |
類別: |
會議論文
|
摘要: | |
關鍵字: | |
著作名稱: | 幼兒情緒與繪畫表現之探究-情緒繪本課程之行動研究 |
年度: | 2013 |
類別: |
會議論文
|
摘要: | |
關鍵字: | |
著作名稱: | 陳秋月、吳麗媛(2008). 推動外籍配偶進行親子共讀之行動研究.幼教課程與教學學術研討會, 國立臺南大學幼兒教育學系主辦 |
年度: | 2008 |
類別: |
會議論文
|
摘要: | |
關鍵字: | |
著作名稱: | Wu, L. (2007).Children’s learning response and classroom contextual evolution: the transition of classroom interactions with blocks and toys as teaching materials. Th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f Play and Creativity, held at National University of Tainan, Taiwan, R.O.C.
|
年度: | 2007 |
類別: |
會議論文
|
摘要: | |
關鍵字: | |
著作名稱: | Wu, Li. (2005). The player’s perspective of play: An examination of children’s expression of play by means of drawing.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Play, held at National University of Tainan, Tainan, Taiwan, R.O.C.
|
年度: | 2005 |
類別: |
會議論文
|
摘要: | |
關鍵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