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立臺南大學專任教師基本資料
姓名林偉瑜
系所戲劇創作與應用學系
校內分機260-6123#7305
EMAILlinweiyu99@mail.nutn.edu.tw
辦公室ZC208-2
網址 
專長/研究領域亞洲劇場、導表演理論、社區劇場、中國劇場、戲曲美學現代應用
學位畢業學校國別主修學門修業期間
學士中國文化大學臺灣舞蹈1988~1992
碩士中國文化大學臺灣戲劇1994~1997
博士夏威夷大學美國戲劇1999~2006
服務機關部門系所職稱服務期間
北京大學戲劇研究所教研組組長及兼任副教授2006~2008
北京大學藝術學院藝術碩士班特聘教師2006-2008
中國戲曲學院戲曲文學系專任外聘教師2007~2008
著作名稱:閱讀馬森
年度:2003
類別: 學術專書
摘要:
關鍵字:
著作名稱:論文“Master in Reflection and Introspection: An Analysis of Lin Zhaohua’s The Master Builder”發表於2008年11月香港公開大學之學術會議 "Ibsen and the Modern Self: A Multidisciplinary Conference",並收錄於Ibsen and The Modern Self一書中
年度:2010
類別: 學術專書
摘要:Ibsen’s influence first entered China as a role of torchbearer in the early twentieth century. His plays helped Chinese to reveal a suppressed self under the Confucius society and therefore encouraged them to fight against the external world. No doubt, Ibsen is credited for his contribution to the transformation of Chinese society during the process of modernization in the first half of the twentieth century. In 2006, Lin Zhaohua,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contemporary Chinese theatre directors after the Cultural Revolution, premiered The Master Builder in China in memory of Ibsen. This play wa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Chinese theatre events of the year for two reasons. First, Lin gave his unique interpretation of the play. On a succinctly designed stage with almost only a single red sofa in the middle, Lin turned the plot and drama actions into visions of Solness’ consciousness. Here the whole play was taken to be a moment of Solness’ self-reflection right before he climbs the tower of his new house. The overall stage presentation is simple, and static. It is widely different from most stage presentations of Ibsen’s plays in China in which actuality of society and character’s external action were highlighted. Secondly, under an overwhelmingly commercialized theatre market in today’s China, such a serious and quiet production unexpectedly succeeding in box office surprised Chinese theatre field and critics.
關鍵字:Ibsen, Lin Zhaohua, contemporary Chinese theatre, the self
著作名稱:Contemporary Chinese Culture Encyclopedia
年度:2004
類別: 學術專書
摘要:
關鍵字:
著作名稱:當代台灣社區劇場
年度:2000
類別: 學術專書
摘要:
關鍵字:
著作名稱:一九九九臺灣現代劇場研討會論文集
年度:1999
類別: 學術專書
摘要:
關鍵字:
著作名稱:Staging China: New Theatres in the Twenty-First Century
年度:2015
類別: 學術專書
摘要:
關鍵字:Lin Zhaohua, Ibsen, narrative acting, huaju, Pu Cunxin
著作名稱:泰國古典面具劇――倥劇
年度:2015
類別: 期刊論文 戲劇教育與劇場研究
摘要:倥劇(khon, โขน)是中南半島傳統劇種中歷史悠久、辨識度極高的宮廷古典面具劇,自古代起便隸屬於國王和皇室,並在皇室與貴族的資助和參與之下發展。該劇種過去一度是全男子的表演團體,20 世紀起始有女性演員扮演女性角色,但全劇演出仍以男性表演者為主。該劇種最為鮮明的特徵是表演者戴著製作精緻繁複、色彩鮮艷的面具和服裝,每個面具代表不同角色的性格、身份、能力與階級,演出故事清一色來自印度史詩《羅摩衍那》(Ramayana)的泰國化版本 ――《拉瑪堅》(Ramakien)。倥劇表演動作具有鮮明的武術風格,此一風格使該劇種在傳統上擅長演出戰爭和武戲劇目。同時該劇種的演出一般有大型的泰國古典樂團――皮帕特樂團(pipat ensemble)伴奏,並由吟誦者和歌隊敘述故事和演唱歌曲,表演者表演中並不開口,僅負責演示出吟誦者所描述的故事內容和情感,也因為如此倥劇亦經常被稱為啞劇。本文將對倥劇的發展根源、歷史、藝術形式特徵、演出文本、面具的辨識要素以及倥劇在現代社會中的功能轉變等方面,進行初步的探究。
關鍵字:倥劇、囊艾、內洛坤、面具、《拉瑪堅》
著作名稱:誰在那?”——哈姆雷特的意念與凝視
年度:2019
類別: 期刊論文 藝術評論
摘要:隨著話劇演出成本的日益升高,商業價值對當代話劇制作的支配性幾乎無可抵擋,即便是具有先鋒戲劇傾向的作品也無法不顧慮市場和觀眾,因為過于挑戰觀眾的審美習慣(特別是讓觀眾看不懂)將會造成極高的市場風險。在這樣的時代氛圍中,李六乙稱得上是異數。他過去"惹得"觀眾與劇評人對他惡言相向的作品不在少數,究其原因,除了一直存在讓觀眾"看不懂"的問題,亦和他多次大膽"顛覆"經典有關。
關鍵字: 哈姆雷特; 奧菲利亞; 戲劇時空; 雷歐提斯
著作名稱:與比利時學者Paul De Bruyne合著關於中國當代劇場發展分析文章"Toneel in China:missen we iets?" 發表於The Beligian Magaine Rekto: Verso Today
年度:2007
類別: 期刊論文
摘要:
關鍵字:
著作名稱:"Comtemporary Taiwanese Performing Arts after 1980" published in Contemporary Chinese Culture Encyclopedia, London:Routledge.
年度:2004
類別: 期刊論文
摘要:
關鍵字:
著作名稱:"中國第一位荒謬劇場劇作家-馬森:二度西潮下60年代至80年代初期的馬森劇作",收錄於閱讀馬森,台北:聯合文學
年度:2003
類別: 期刊論文
摘要:
關鍵字:
著作名稱:社區劇場的名與實
年度:1997
類別: 期刊論文
摘要:
關鍵字:
著作名稱:中國當代戲劇中的靜止與凝視 — 從《萬尼亞舅舅》與《櫻桃園》看李六乙的 「靜止戲劇」
年度:2021
類別: 期刊論文 戲劇研究
摘要:一九九○年代崛起、被譽為最懂戲曲的中國前衛劇場導演李六乙,作品因長期挑戰觀眾的欣賞習慣備受爭議。其九○年代末作品已有劇場(theatre)與戲劇(drama)互相疏離之象,二○○○年執導《原野》時重構曹禺劇本,遭批評將原劇支離破碎而令人難以理解。儘管近年作品完整保留劇本台詞,但舞台場景並未呈現應有的戲劇動作,而更多將其靜態化,使戲劇性元素被削弱降至場面調度的背景。由此其演出更引人注目的是場景語言而非戲劇語言,同時此靜態化創造了一種舞臺的目光時間(a time of gaze),令觀眾更多以凝視之態觀看,「感知」總體視覺多於「閱讀」故事。李六乙在二○○六年提出「靜止戲劇」概念,後有一系列實踐作品,《萬尼亞舅舅》(2015)與《櫻桃園》(2016)為其靜止戲劇的兩個不同藝術手法的成熟之作,如《萬》劇有大量緩慢和停頓處理,《櫻》劇則展現長時間靜止,演員沉默地注視著觀眾。 靜態化劇場風格在西方和亞洲皆有,但在中國現當代話劇傳統中卻相當罕見,此使李六乙的靜止戲劇在話劇發展中具特殊性,引起一系列可探究的提問,除了有關於創作、劇場本體層面和觀賞層面的問題,也有文化美學根源的追問。本文除探討其靜止戲劇之舞台語彙及其概念與意涵,也將剖析李六乙的靜止戲劇與西方類似劇場現象的異同,並探究其在中國文化的美學根源。此外,像李六乙這類不以劇本和戲劇性、而是以場景為表現主體的劇場導演,戲劇分析者長久以 來面臨要採用何種研究分析方法才能有效探討的問題。本論文立基於過往導演研究經驗、田野調查與描述分析方法,並汲取歐陸學者帕維斯(Patric Pavis)之表演分析理論具啟發性的概念,期透過研究李六乙作品探索合適的表演分析方法。
關鍵字:表演分析 場面調度 靜止戲劇 凝視  虛靜
著作名稱:一九五○年代以來三代導演的話劇中國化實踐之連續性與變遷 ──以焦菊隱、林兆華、李六乙為例
年度:2023
類別: 期刊論文 戲劇研究
摘要:西方話劇(spoken theatre)形式的本土化是二十世紀亞洲劇場的共同現象,也是跨文化劇場在亞洲顯現的主要樣態之一,即亞洲戲劇工作者將本土傳統劇場、美學、文化元素融入話劇之劇本、導演、表演等創作中。在東亞國家,中國應是最早「有意識」將西方話劇形式進行本土化的國家,「話劇中國化」(中國話劇界習稱「民族化」)不僅是國家文藝政策方向和話劇史的書寫核心之一,實際發展的舞台實踐和理論亦相當可觀。在舞台實踐上,話劇中國化雖在二十世紀上半開啟,但較成熟的實踐始見一九五○年後迄今,導演是關鍵實踐者,他們試圖將傳統戲曲、說唱藝術及本土美學轉化到話劇創作,當中有重要建樹者又以實驗性格鮮明的導演為主。 中國戲劇評論家童道明曾將焦菊隱的《茶館》(1958)、林兆華的《狗兒爺涅槃》(1986)、李六乙的《北京人》(2000)稱為北京人民藝術劇院歷史上話劇中國化的三個里程碑。雖然童道明未明確說明「三個里程碑」的內涵,但此說法隱含了界定話劇本土化在三個歷史階段(十七年、新時期、新時期後)及其所獲得之成果。特別是這三位導演同屬一個劇院,彼此有重疊時期,承繼關係明確,可說是考察一九五○年代以來話劇中國化及其美學內涵之連續性和變遷的合適案例。 本文試圖以北京人民藝術劇院的三代導演─焦菊隱、林兆華、李六乙─的舞台實踐為例,探究戲曲運用話劇的觀念和具體實踐,了解話劇中國化歷經數個世代所發展的美學內涵以及當中的差異、連續性和變遷。在分析中筆者也將探問,這三代導演各自的戲劇觀(主要指話劇)與其運用戲曲觀念的關係為何?而 在他們長期、連續援用戲曲作為話劇創作的「方法論」,不斷地注入戲曲元素和 美學於話劇創作中,是否造成原有之話劇主體產生質變?若有,質變內涵又為何?結論將綜析此三代導演實踐所展現的連續性和變遷趨向的觀察,並提出話劇 中國化的新研究論述。
關鍵字:話劇中國化 戲曲 焦菊隱 林兆華 李六乙
著作名稱:場面調度•表演事件――歐陸劇場表演分析的兩大取向及其侷限
年度:2022
類別: 期刊論文 戲劇研究
摘要:當代劇場演出現象不僅傳統與現代樣態並立,混合跨界型態也日益增多,除了導致藝術邊界的模糊,亦生發愈來愈多踐行(performativity)性質的劇場表演。這些性質殊異但卻又有交集重疊的演出,我們該如何去欣賞、分析與辨識其屬性?基於此,了解歐陸劇場研究中的表演分析(performance analysis)領域及其論辯,應有助於我們辨識當今多元紛雜的演出現象。一九六零年代歐陸劇場研究發展以劇場符號學為主的表演分析理論與方法,經過半世紀,表演分析理論與方法隨表演現象不斷更新和多元化,經歷種種論辯,已成為歐陸劇場學術界重要研究區塊,並被視為是二十世紀以來劇場作為一獨立學科的成果之一,同時也是繼傳統戲劇文本分析之後,對劇場本體提出的理論與分析方法。雖然表演分析的眾多取徑吸收了來自不同領域的理論(如符號學、現象學、詮釋學、觀眾接受與傳播理論),但皆經過劇場表演分析理論家提煉、釐清、重新系統化、再理論化、並賦予特定的劇場術語,使這些理論與劇場是可以直接對接。 本文論旨除探討表演分析發展和理論脈絡,主要關切點將著力於表演分析領域理論中的兩大重要分析取向:場面調度(mise en scène)與表演/劇場事件(performance/theatrical event),前者關注對製作面/作品端的分析,後者傾向探討演出當下的表演者與觀眾之間的關係。在不同取向下,諸理論家對表演的類型學(typology)也有不同思考與界定,此有助於我們對於劇場表演本體結構文本的辨識,並在當代劇場表演類型的交疊、跨域、質變的複雜演出現象中,藉由對表演分析理論的探詢和釐清,提供分析者不同思路和取向,以作為分析表演的參考。此外,本文亦將析論表演分析的某些侷限,特別是對此一頗為歐洲中心之劇場理論資源,對亞洲劇場的適用性和缺陷提出思考。
關鍵字:表演分析  事件  場面調度  踐行   類型學
著作名稱:多重意識的戲劇時空與表演 ── 李六乙「純粹戲劇」及其《原野》之表演分析
年度:2019
類別: 期刊論文 戲劇研究
摘要:曹禺劇作在中國話劇被視為不可撼動的經典,可從中國當代重要的前衛劇場導演李六乙,二○○○年在北京執導的話劇《原野》的演後反應顯現出來。該劇被認為對曹禺原劇進行了徹底的解構,據當時媒體指出,演後引起的激烈批評在北京實為罕見。之後還進一步引發報紙、雜誌、期刊邀集專家學者們討論戲劇經典該如何被搬演的議題,討論延燒六個月之久,使演出轉變為事件。然整個事件中被淹沒在話題之下的是,李六乙在此作品中進行其藝術生涯中極為重要的實驗,即他把一九九○年代起發展的「純粹戲劇」概念在此劇中推到極限,特別是表現人的多重意識、以及舞台時空轉換的無限性等的舞台手段。 實際上當時話劇觀眾對李版《原野》的激烈反應,多少和當代劇場舞台表演研究長期面臨的困境有關,即表演文本在劇場日益佔據核心位置,戲劇文學文本不再是主要欣賞和分析的對象(如李版《原野》),但大部分的觀眾仍舊抱持 文學文本中心的欣賞習慣面對此類演出,而問題亦在於,像此類作品究竟該如何進行表演的文本分析研究?本論文以李六乙的《原野》作為切入點,來掌握其戲劇理論觀念以及重要藝術手法,除了以田野調查蒐集與該劇相關之一手資料和訪談,我也嘗試透過聚焦於導演/表演文本之重要元素(包括舞台設置、場面調度重要手法與表演),來分析舞台作品的表演文本,並探討導演文本與劇本文本之間的相互作用產生的意涵。文中汲取法國戲劇理論家帕維斯(Partice Pavis)發展之表演分析(performance analysis)理論中關於表演連續性與向量化(vectorization)概念,作為本研究分析的參考。由於此劇亦涉及曹禺《原野》在中國的詮釋轉變,文中也將討論李版《原野》在曹禺作品搬演史上的意義。
關鍵字:李六乙 《原野》 純粹戲劇 表演分析 向量化
著作名稱:沉靜的微笑—— 柬埔寨宮廷舞蹈/舞劇的動作特質及 其精神性
年度:2015
類別: 期刊論文 戲劇研究
摘要:巴戎寺著名的佛面微笑——「高棉的微笑」——是吳哥時期以來柬埔寨傳統 文化的象徵之一,類似的微笑也是今日柬埔寨宮廷舞蹈/舞劇舞者表演時的標誌 性面容,正如佛面微笑中幽微的精神性,柬埔寨宮廷舞者臉上近似無表情的微笑 亦呈現難以捉摸的魅力。柬埔寨宮廷舞蹈/舞劇最受矚目之處,莫過於其濃厚的 宗教精神性以及精緻與高度技巧性的藝術形式,在宗教逐漸滑向社會文化邊緣 的現代世界裡,該藝術中原初的宗教精神性逐漸模糊,轉化為具美感性質的精神 性,並成為該藝術表演者在日常訓練中一種廣泛且深具影響力的心理作用,此不 僅成為當代宮廷舞者重要的想像脈絡,也是其表演之精神性的來源。 本文從討論柬埔寨宮廷舞蹈/舞劇的形式元素出發,特別是兩個核心結構元 素——kbach和手勢——以及動作能量來源,探究當代柬埔寨宮廷舞蹈/舞劇之精 神性的實質內容,並分析這些精神內容是如何透過其動作互為表裡的展現出來。 此外,在二十世紀下半宮廷舞蹈/舞劇雖歷經君權體制到現代政治體制的轉變、 以及赤柬時期對傳統文化毀滅性的破壞,其藝術技巧及精神性卻相對完好的被延 續下來,此有賴於該藝術在傳遞傳統藝術技巧和精神性時的口頭傳授方式,本文 亦將探討宮廷舞蹈/舞劇如何透過其口傳方式以及神聖化的師徒制來保存其藝術 形式和精神性。
關鍵字:kbach 手勢 高棉的微笑 沉靜 sampeah kru
著作名稱:《驢得水》――知識分子的雙重詰問及其隱蔽的共識
年度:2016
類別: 期刊論文 戲劇學刊
摘要:一群抱持啟蒙理想的知識分子到偏遠農村從事教育工作,為解決教育資源的貧乏,他們將拉水的驢子向上級虛報成一位名為「驢得水」的英文老師,以冒領一份空餉,未料此一謊言引發一連串人性與啟蒙的潰敗,這是由中國「80以後」世代的周申與劉露,所編導的商業話劇《驢得水》(2012年首演)。藉由一荒謬但源自真實的故事,在看似胡鬧的喜劇風格中展現尖銳的政治與社會批判,使該劇成為中國近年來受矚目的話劇作品,不僅票房極佳,亦受話劇評論人與專家的重視,使年輕話劇編導的聲音獲得關注。 該劇值得注意之處,首先在於其觸及知識分子、當代人文精神與啟蒙語境等,商業話劇中鮮少觸及的主題。其次,故事背景雖設定在1942年的國民政府,但卻注入當前社會中人們所熟悉的事件脈絡,使之直指當下而極具社會衝擊力。此外,《驢得水》內容雖具批判性,卻可隱約發現編導在創作中,似乎巧妙地與官方達到某種「隱蔽的共識」,使其政治性主題得以有面世的機會。本文將從《驢得水》一劇出發,分析該劇之結構與手法,探討所涉及的歷史情境和社會文化脈絡,以剖析該劇蘊涵的社會文化意義。本文探究的目的,除欲對此劇藝術手法和內容進行分析,也意圖將此作為對中國「80以後」的年輕話劇編導及其作品的觀察。
關鍵字:佳構劇、知識分子、人文精神、啟蒙、隱蔽的共識
著作名稱:柬埔寨宮廷舞蹈/舞劇傳統的轉捩點─從神聖到世俗,從共通到獨特
年度:2013
類別: 期刊論文 戲劇學刊
摘要: 柬埔寨宮廷舞蹈/舞劇是東南亞起源最早的傳統舞劇形式之一,其在發展歷史上經歷了兩次重大的歷史轉捩點,使該傳統產生不同程度的變遷,一是19世紀中期柬埔寨統治者藉由對過去的想像,重鑄了失落約四百年的宮廷舞蹈/舞劇,精神內容力求承接吳哥時期神聖、宗教、王權的神王觀念,但其形式傳統卻是從泰國引進的新發明;另一則是20世紀中期該藝術逐漸往世俗化發展的古典舞蹈/舞劇,尤其是在柬埔寨國王與皇室於1970年退出該藝術的「舞臺」之後至今,先前創造的形式傳統雖仍保存完整,但原有的精神傳統已幾乎喪失。 我們要如何進一步地理解這些傳統變遷的意義?以及思考此傳統藝術的未來發展?相對於一般多將「傳統」作為名詞、以強調其物質面特徵的討論,Paul Oliver認為傳統傳遞(transmission)的動態實踐才真正構築了傳統,物質傳統本身實非傳統,而Janet Abu-Lughod更進一步指出傳統塑造過程中創造者與接受者之間的集體性與共同性意義才是傳統的重要屬性。本文將深入描述這項傳統藝術所經歷的傳統變遷,以及影響其變遷的政治與社會背景與脈絡,探討它是如何從一個具有神話、宗教、社會與文化共通性的民族經驗,到在現代社會中被商業化和受現代藝術創作影響,而轉變為世俗的、消費的商品,和以展現藝術家獨特性的、以美感欣賞質性為主的藝術品,並藉由傳統傳遞之動態過程的角度探討與分析其傳統變遷的意涵。
關鍵字:柬埔寨宮廷舞蹈/舞劇、神王崇拜、傳統變遷、世俗化、傳
著作名稱:「怎麼說」.「說什麼」.「說是什麼」 ─中國當代劇場導演林兆華的導表演美學
年度:2010
類別: 期刊論文 戲劇學刊
摘要:實驗與前衛劇場是文革後中國當代戲劇在美學層面最重要的一環,而林兆華 是唯一貫穿這三十年的導演,其作品屢屢引發思想和美學上的爭議。本文將分析 林兆華在導表演上的概念、手法與發展歷程,從微觀角度認識中國當代劇場藝術 家對戲劇創作的思考,並探討其中所涉及之西方的現代戲劇危機以及後戲劇劇場 等重要現象。 林兆華的作品可分三個階段,一是1982–1989;二是整個90年代;三是1995 至今,各階段顯示他邁向不同的挑戰。從作品來看,其探索首先起於「怎麼說」 的刺激,即他在80年代的實驗主要源自反抗寫實主義戲劇,加上新戲劇文學出 現,林兆華面臨的問題是怎麼表現戲劇。至90年代,在原有戲劇文學話語外,還 出現有「說什麼」的企圖,於是新內容再度出現,為因應新內容,他又面臨該 「怎麼說」的探索,這一次的探索最終引導他思考,「說」(戲劇)的活動本身 是什麼。
關鍵字:表演與導演雙重結構、演員表演狀態、敘述的表演、現代戲
著作名稱:來自亞洲傳統劇場的啟示柬埔寨傳統宮廷舞劇的消失與重現
年度:2010
類別: 期刊論文 戲劇學刊
摘要:柬埔寨宮廷舞劇大約在8-12世紀的吳哥王朝有相當蓬勃的發展,1431年當暹邏人攻陷吳哥城導致王朝滅亡,宮廷舞劇被認為因帝國的瓦解而消失,據信暹邏人當時擄走大批舞者,使柬埔寨宮廷舞劇傳統在泰國被保留下來,直到1841年柬埔寨王子安東(Ang Duong)回國繼位,從泰國帶回一批舞者重建柬埔寨宮廷舞劇傳統。在接下來幾任國王的大力支持下,宮廷舞劇在19-20世紀期間有蓬勃的發展,達到前所未有的藝術高度,成為柬埔寨象徵吳哥文化傳統的其中一個重要代表。 本文將聚焦於討論「前吳哥時期」到1960年代之間,柬埔寨宮廷舞劇從發展、消失到重現等變遷的軌跡,並探究以下問題:在缺乏文字記載和有限的圖像記錄情況下,一個消失幾世紀的表演藝術傳統,究竟憑藉著什麼而被重建起來?而此重建是「還原」抑或是「創新」?為何在消失這麼長時間之後,柬埔寨皇室和民眾還能辨認出、並接納這是屬於柬埔寨的傳統?本文藉探討柬埔寨宮廷舞劇的變遷歷程,思考其傳統變遷是否為我們帶來不同的啟示。
關鍵字:東西方戲劇交流、傳統變遷、東南亞舞劇、天上舞者、乳海翻騰
著作名稱:表演分析的理論與方法――關於劇場事件的取向
年度:2021
類別: 會議論文
摘要:
關鍵字:表演分析 劇場事件 帕維斯 利希特
著作名稱:The Three Sisters.Waiting for Godot: A Dual Structure Theatre Work of Lin Zhaohua” 發表於芬蘭國際劇場研究聯盟(International Federation for Theatre Research)第十五屆世界學術年會
年度:2006
類別: 會議論文
摘要:
關鍵字:
著作名稱:"雙重結構的劇場美學-析論林兆華的 話劇作品《趙氏孤兒》"發表于2004香港「十年建樹」華文戲劇研討會,載於香港戲劇學刊2005年NO.5
年度:2004
類別: 會議論文
摘要:
關鍵字:
著作名稱:中國當代戲劇中的靜止與凝視——從《萬尼亞舅舅》與《櫻桃園》看李六乙的「靜止戲劇」
年度:2019
類別: 會議論文
摘要:
關鍵字:李六乙,《萬尼亞舅舅》、《櫻桃園》、靜止戲劇
著作名稱:《驢得水》——知識分子的雙重詰問及其隱蔽的共識
年度:2016
類別: 會議論文
摘要:
關鍵字:
著作名稱:沉靜的微笑——柬埔寨宮廷舞蹈/舞劇的動作特質及其精神性
年度:2015
類別: 會議論文
摘要:
關鍵字:
著作名稱:"既在戲中、又不在戲中”—林兆華的表演觀
年度:2012
類別: 會議論文
摘要:
關鍵字:
著作名稱:"臺灣社區劇場之概念與特徵",2000年,台灣現代劇場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年度:2000
類別: 會議論文
摘要:
關鍵字:
著作名稱:多重意識的戲劇時空與表演——李六乙「純粹戲劇」及其《原野》之表演分析
年度:2018
類別: 會議論文
摘要:曹禺劇作在中國話劇被視為不可撼動的經典,可從中國當代重要的前衛劇場導演李六乙,2000年在北京執導的話劇《原野》演後反應顯現出來,如當時媒體報導所言,其所引起的激烈批評在北京實為罕見。在曹禺劇作的搬演史上,此劇不論在詮釋或表現方式都稱得上是極大膽的嘗試,原作被徹底支解、演員表演和台詞幾近分裂、舞台宛如裝置藝術的雜拼,觀眾學者均表示看不懂。演出後更引發了戲劇文學經典該如何被搬演討論,從演出起各類報刊的討論延燒六個月之久,由演出轉變為戲劇事件,影響尚不止於此,李六乙自該劇後被其體制冷凍長達數年。 整個事件中被淹沒在話題之下的是,在這版《原野》中,李六乙進行了其藝術生涯中極為重要的實驗,即他將1990年代起發展的「純粹戲劇」概念在此劇中推到極限,進而建立了獨特的場面調度(mise-en-scéne)手段和舞台語彙,特別是在表現人的精神性與多重意識、以及舞台時空轉換的無限性等方面。此對希冀追求現代性、卻又長期受制於寫實式和泛寫實式戲劇手法的中國話劇演出,無疑是重要突破。 話劇觀眾對李版《原野》的反應,多少和當代劇場表演研究長期面臨的困境有關,即表演/舞台文本在劇場日益佔據核心位置,戲劇文學文本已難以成為主要欣賞和分析的對象,李版《原野》正是這類作品,只是像此類作品應該如何進行文本分析研究?劇場分析如何跟上不斷挑戰極限的劇場創作者及其藝術腳步?本論文以李六乙的《原野》作為切入點,來掌握其戲劇理論觀念以及重要藝術手法,除了透過田野蒐集的一手資料和訪談了解該劇創作和演出的背景脈絡,並透過對此劇表演文本進行深度分析,和借助法國戲劇理論家帕維斯(Partice Pavis)發展的表演分析(performance analysis)理論中,關於時間-空間-動作(time, space, action)、向量化(vectorization)等概念,來分析與探究李六乙的《原野》。此外,本文亦將觸及曹禺的《原野》在中國的詮釋轉變,和此演出對傳統觀眾的審美衝擊,進而了解其與當時社會、藝術環境及傳統話劇觀念之間的張力關係。
關鍵字:李六乙、《原野》、純粹戲劇、表演分析、向量化
著作名稱:傳統的轉捩點——從神聖到世俗,從 共通到獨特〉
年度:2013
類別: 會議論文
摘要:
關鍵字:
著作名稱:"亞洲劇場研究與教學—傳統與現代的交融"
年度:2012
類別: 會議論文
摘要:相對於我們熟知的以戲劇(drama)為核心的西方劇場傳統,亞洲劇場根源於一個極為不同的傳統,此傳統經常被稱之為「全能劇場」,其內涵是融合了音樂、歌唱、舞蹈、雜技與戲劇,豐富的劇場性是其特質,且皆以表演者自身作為中心和手段來完成。而在19世紀左右西方戲劇傳統傳入亞洲至今一個多世紀中,為亞洲劇場發展帶來巨大變化,替其傳統注入不同的質性,並逐漸改變亞洲劇場的戲劇基因,其變化可概括為以下兩個現象作為我們認識的理路:一為傳統劇場的現代化,另一為西方戲劇形式在亞洲各地的本土化,且此兩個現象在發生過程中是不斷彼此相互影響與作用的。 本人的研究即圍繞上述兩個現象開展,近年的研究包括:1.柬埔寨傳統宮廷舞劇的歷史變遷情形,及1970年起柬埔寨宮廷舞劇失去皇室後、進入現代社會所面臨的改變與問題;2.傳統戲曲應用於中國話劇之創作的歷史與美學:包括文革後話劇創作中戲曲美學的應用(以林兆華作品為代表)、1950-60年代北京人藝演劇學派形成之研究等。 在教學中,本人嘗試將上述研究課題轉化於課程中,自2008年起陸續開設「亞洲劇場」、「東方傳統劇場」、「東方劇場的傳統與創新」、「當代亞洲劇場」等大學部與研究所課程,帶領學生認識與探討亞洲劇場的傳統與現代及其相關問題。
關鍵字:
著作名稱:2005年社區劇場國際研討會"從人出發-社區營造與社區劇場"專題討論 "我所知道的社區劇場"
年度:2005
類別: 會議論文
摘要:
關鍵字:
著作名稱: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 期末報告:傳統戲曲應用於中國話劇之創作—1950-60 年代北京人藝演劇學派形成之研究
年度:2013
類別: 研究計畫成果報告
摘要:「西方戲劇及其現代劇場本土化」是二十世紀亞洲國家現當 代劇場重要的共同現象之一,即西方所傳入的以對話為主的 話劇形式,在發展過程中吸收了亞洲傳統劇場的元素與美 學,因而將西方戲劇形式本土化。中國的話劇本土化發展已 有一段歷史,其將傳統戲曲應用於話劇創作中的實驗、成果 和涉及的藝術問題等方面,在亞洲國家的現當代劇場中具有 其特殊性,相當值得研究。其中 1950-60 年代,由北京人民 藝術劇院導演焦菊隱所創作的一系列話劇本土化作品,在中 國話劇史上一直以來被認為是話劇創作中傳統戲曲應用的成 功代表,透過這一系列作品的實踐,一般認為焦菊隱與北京 人民藝術劇院演員共同形成與建立了所謂話劇表演的「中國 學派」即「北京人藝演劇學派」,其內容為融合了中國傳 統戲曲美學、寫實主義與社會寫實主義戲劇、以及史坦尼斯 拉夫斯基表演方法,進而創造出具有中國特色的演劇風格。 本研究計畫之目的為,探究中國於 1950-60 年代,以北京人 民藝術劇院的總導演焦菊隱為首所進行的話劇本土化嘗試, 特別是聚焦於其「北京人藝演劇學派」之形成與內涵,進行 1950-60 年代焦菊隱的話劇本土化作品中傳統戲曲的應用情 形的第一手資料及其他相關文獻的蒐集,並探究關於該學派 具爭議之處。主要研究方式為透過曾參與這些作品之創作、 排練及演出的老演員進行深度訪問與資料蒐集,以期對焦菊 隱於話劇創作中的傳統戲曲應用情形,及其「北京人藝演劇 學派」之表演方法清楚與深入的認識。同時,為瞭解焦菊隱 所創立的藝術風格與演劇學派對文革後劇場藝術家的影響, 本計畫也對北京人藝中生代以上的重要導演和資深演員進行 訪談。
關鍵字:話劇本土化、戲曲應用於話劇、焦菊隱、北京人藝演劇學 派、心象說
著作名稱: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 成果報告:亞洲傳統劇場變遷研究—從柬埔寨宮廷舞劇出發研究成果報告(精簡版)
年度:2012
類別: 研究計畫成果報告
摘要:本計畫之研究目的為對柬埔寨宮廷舞劇的現況進行田野調 查、及對不同領域之傳統與傳統變遷理論做更深入的探討。 由於篇幅所限,本文將著重描述田野調查之研究結果,理論 探討將於下篇發表之論文中闡述。研究者將柬埔寨宮廷舞劇 發展區分為五個歷史時期進行研究:前吳哥與吳哥時期(15 世紀以前)、失落時期(15 世紀至 19 世紀中期)、重建時 期(19 世紀中期至 20 世紀上半)、成熟時期(1941-1970 年)、民間化時期(1970 年之後)。本計畫之田野調查內容 著重於成熟時期與民間化時期,即宮廷舞劇於現當代時期的 發展與變遷,此為該形式從宮廷走向民間化的演變時期。 研究者透過進入田野現場(柬埔寨金邊與吳哥),至各類資 料館蒐集第一手資料,並透過訪問獲得當地人觀點,以及觀 賞演出與排練,了解該形式的發展現況,包括傳承方式、演 出題材、傳統與新編作品、演出場合與空間、服裝等方面的 演變。研究結果發現,宮廷舞劇從宮廷轉向民間化之後的古 典舞劇發展已產生質變,這些質變為該傳統同時帶來毀滅與 生機:一是傳統宗教和王權象徵功能喪失,但新的社會價值 未被建立,以致多數的演出淪為一成不變的觀光娛樂節目, 在這種演出中,該形式原有神聖性幾乎消失殆盡;另一方 面,民間化後的古典舞劇舞者少了國王和政府的掌控,加上 西方現代舞蹈精神的啟發,促使舞者成為該藝術的真正創作 者,現代精神、個性的表達有逐漸取代儀式性、王權成為古 典舞劇新核心的趨勢。
關鍵字:柬埔寨宮廷舞劇、古典舞劇、傳統變遷、觀光、儀式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