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作名稱: | 府城‧戲影‧寫真──日治時期臺南市商業戲院 |
年度: | 2017 |
類別: |
學術專書
|
摘要: | |
關鍵字: | |
著作名稱: | 《層中隙》滲透臺南藝術節城市舞臺的文化治理與空間政治 |
年度: | 2022 |
類別: |
期刊論文
民俗曲藝
|
摘要: | 2019 年臺南藝術節策展人周伶芝與郭亮廷邀請丹麥創作者強森(Kitt Johnson)與五位臺灣創作者在臺南現地共創特定場域表演《層中隙》(MELLEMRUM Tainan),該演出引導觀眾步行穿越市區許多僻靜小巷、通道乃至畸零狹地。本文援引後戲劇劇場(post-dramatic theatre)、藝術行動主義(artistic activism)及國際情境主義者(Situationist International)所倡議的漂移(dérive)與心理地理學(psychogeography)為參照,分析《層中隙》的本質不是一個不待觀眾就已意義確立的藝術作品,而是一個表演者、城市空間與觀眾參與者在當下啟動的溝通過程。面對這樣缺乏虛構敘事情節的特定場域表演,觀眾必須跳脫熟悉的戲劇劇場觀演模式,開拓新的觀演可能,探索不同於以往的感知模式來面對這樣的表演。寓身於2019 年臺南藝術節的《層中隙》表演行動歧出於歷年來臺南藝術節城市舞臺強調城市奇觀的環
境劇場展演邏輯,既是滲透也是介入,協商全球資本主義政經體系下臺南藝術節內蘊的文化治理與空間政治。一如哈維(David Harvey)對壟斷地租的分析所提示,《層中隙》表演行動所揭示的內在張力開啟了一個希望空間,使得藝術可以成為偏移全球化資本主義軌跡的有效策略,這也正是本文論述《層中隙》的開拓性意涵。 |
關鍵字: | 姬特•強森(Kitt Johnson),《層中隙》,文化治理,空間政治,臺南藝術節城市舞臺。 |
著作名稱: | 《台南拓樸》計畫—行動介入台南公共空間 |
年度: | 2016 |
類別: |
期刊論文
藝術研究學報
|
摘要: | 法國Les Gens d’Uterpan團體與台灣稻草人現代舞團合作《台南拓樸》(Topologie Tainan)計畫,從2014年7月17日到26日這10天期間,五名舞者每日兩次以固定的路線分別穿梭於台南市中西區。這並不是一個戶外演出的表演藝術作品,而是一種介入(intervention)的行動。《台南拓樸》一方面是對既定的舞蹈表演藝術框架與常規(convention)的挑戰,另一方面又是對台南公共空間生產的介入。本文藉由Henri Levebvre空間生產的空間實務、空間再現與再現空間的三元辯證概念,來檢視《台南拓樸》行動介入赤崁樓、公園國小校園、新光三越百貨公司中山店、水萍塭公園、孔廟廣場、大路、圓環、騎樓、小巷等各種台南公共空間,揭示其不同的實質意涵。
從台南城市空間發展歷程、表演藝術常規與行動介入的角度出發,本文對《台南拓樸》計畫進行一種可能的詮釋(但不是唯一的詮釋),藉由論述來解析與回應《台南拓樸》的核心構思與行動,期能增添這個介入行動被注意、被討論、及被重新詮釋的可能性,而不致於任其被隱沒於日常生活洪流之中。
|
關鍵字: | 《台南拓樸》、介入、公共空間、表演藝術、台南 |
著作名稱: | 準商業劇場《臺灣舞孃》在社會文化脈絡中的形構 |
年度: | 2016 |
類別: |
期刊論文
戲劇學刊
|
摘要: | 本研究將剖析當代臺灣準商業劇場製作《臺灣舞孃》如何鑲嵌於社會文化脈絡之中,而後者又是如何影響這個劇場表演的生產與接收。本文分析的焦點不只是《臺灣舞孃》的劇場表演文本,更針對其運用大眾傳播媒體進行行銷傳播時,所產生的各種衍生文本,例如電視上的廣告和新聞報導,電視、廣播和雜誌上的相關訪談,網際網路中的社交網絡上的照片與影片分享等。藉由閱讀形構(reading formation)的概念來檢視,形塑這些衍生文本與讀者相遇的社會機制與意識型態如何形塑著這個劇場製作的被閱讀/消費。也就是說,社會文化脈絡不只是背景,而是形塑劇場製作如何被閱讀的要緊因素。此外,藉由布爾迪厄(Pierre Bourdieu)的文化生產場域,來理解形塑當代臺灣現代劇場藝術圈常規的社會文化機制運作,並檢視《臺灣舞孃》在劇場文化生產場域中的位置,令我們更能洞悉劇場藝術圈內與圈外在社會文化面向上的交互作用機制,而此一機制實則有效地組織了劇場藝術圈內人對《臺灣舞孃》的理解與閱讀。邁入21世紀的臺灣社會,經濟對整體劇場文化生產場域益形具有影響力,準商業劇場製作《臺灣舞孃》案例的分析,也可作為理解其他商業取向劇場的參照。 |
關鍵字: | 商業劇場、閱讀形構、布爾迪厄、文化生產場域、社會文化脈絡 |
著作名稱: | 文創產業思維下的劇場表演藝術— 一個藝術社會學考察芻議 |
年度: | 2014 |
類別: |
期刊論文
戲劇學刊
|
摘要: | 在西方經濟體系邁入消費社會的型態下,服務業成為重點產業,隨之崛起的文化創意產業更是其中的明星產業。臺灣自從2002年起將文化創意產業(Cultural and Creative Industries)標舉為產業發展重點,2010年通過的《文化創意產業發展法》更明文規定將表演藝術納入產業項目,其後更結合觀光產業在2011年開始補助民間推動文化觀光定目劇,這一系列影響劇場表演藝術發展走向的政策作為引發了各方不同的見解,而爭議的核心在於:究竟文化創意產業的思維是帶給劇場表演藝術一個產業出路的新契機?或是促成劇場表演藝術商品化,進而扼殺參與的藝術家的創意與作品的品質,同時排擠了其他未參與的藝術家與作品?這樣的爭論本質上是產業管理思維與藝術思維的交鋒。
本研究聚焦於以文化為思考主軸,說明上述爭論雙方思維在文化面向上思考的不充分,一方面指出藝術本位想像的限制,另一方面也針對文化創意產業思維的根源文化經濟學進行檢視,提示文化經濟學中對文化價值進行經濟學式的評估,是此一學門的特殊之處,同時也是其侷限之處。本研究進一步提出一個參照文化社會學的藝術社會學取向的觀點,來考察臺灣當代文化創意產業思維下的劇場表演藝術。
本研究將參照格里斯沃(Wendy Griswold)的文化菱形(cultural diamond)架構與亞歷山大(Victoria Alexander)參照此架構所建構出來的藝術社會學觀點,提出一個透過檢視劇場演出、創造者、接收者(觀眾)及社會世界四者間錯綜複雜的關連,以分析該劇場演出背後的表意結構與相對應的社會結構之間的交互作用,進而勾勒出其文化意涵整體面貌的分析架構。此一文化菱形分析架構的提出,乃期望藉由藝術社會學的導入,跳脫既有產業與藝術二元對立的思考模式,提供一個以文化為本位的思考平台,反思在文化創意產業思維影響下的劇場表演藝術的發展及其背後的意涵。
|
關鍵字: | 文化創意產業、劇場、藝術社會學、文化菱形、文化社會學 |
著作名稱: | 再探葛羅托斯基劇場實踐與理論 |
年度: | 2009 |
類別: |
期刊論文
戲劇學刊
|
摘要: | 葛羅托斯基(Jerzy Grotowski)的劇場應該被瞭解為一個實踐與理論間的辯證過程,而非單純地只是他的「貧窮劇場」(Poor Theatre)理念的直接實現。為呈現此一動態的辯證發展過程,本文將葛氏的劇場工作分為三個階段逐一探討。在第一個階段(1955-1960)中,葛氏在其政治理想的脈絡下來思考其劇場理念,這一階段的葛氏劇場非常明確地企圖教誨觀眾以達成社會改造的目的,葛氏以梅耶荷(Vsevolod Meyerhold)劇場理念為師,嘗試各種在表演中直接影響觀眾的可能性。葛氏在第二階段(1961-1963)中以挑戰社會既定信念的方式來引起觀眾對演出的關注與反省。葛氏特別質疑形塑波蘭國家民族意識的救世主的信念,以此作為引發觀眾共鳴的施力點,並促使他們在劇場中進行集體內省,葛氏在這一階段建立起更為有系統的劇場實踐體系,是謂集體內省劇場(Theatre of Collective Introspection)。然而此後的發展並非依循葛氏原先所設想的方向,在接下來的第三階段(1964-1969)中,持續的轉變貫穿整個實踐的核心,在演員訓練中所體悟出來的消去法(Via Negativa)使葛氏劇場實踐的手法、方向與美學皆
有了內在質性的轉變。葛氏在1965年發表〈邁向貧窮劇場〉一文所展現出的是整個轉變階段中的一個切片而非全貌。在這個階段中,葛氏的關切重心持續地由在演出中促成觀眾的政治社會意識覺醒,傾斜至訓練活動對個人內在有機過程的啟迪,乃至於1969年後揚棄了劇場演出而專注於以訓練活動為藍圖所設計的新工作形式。 |
關鍵字: | 葛羅托斯基、貧窮劇場、集體內省劇場、消去法、演員訓練 |
著作名稱: | 日治時期臺南市宮古座戲院考辨 |
年度: | 2017 |
類別: |
期刊論文
戲劇學刊
|
摘要: | 目前對於日治時期(1895-1945)臺南市商業戲院的了解十分零散而有限,本文將剖析日治時期臺南市宮古座戲院。當前對宮古座的了解不完整,除了知道宮古座的地點,並留存數張宮古座照片之外,絕大部分的資料都誤解宮古座的興建年分,並對宮古座的其他相關訊息所知有限。本研究藉由爬梳日治時期重要的報紙、雜誌、專書、攝影寫真帖等相關資料,並參考日治時期戲劇及電影的發展脈絡來相互佐證推敲,對宮古座進行考辨,同時以當時臺南市商業戲院整體生態的脈絡,來評估宮古座的定位。
本研究釐清宮古座興建設立的契機與正確年代,並闡述分析宮古座的位置與建築特色、所有者與經營者、深具官方色彩的身分、經營策略、節目類型概貌及作為集會活動場所的情形,以及宮古座與當時其他臺南市戲院間的合作與競爭。本研究提出對宮古座戲院的定位,標舉宮古座戲院居於日治時期臺南市商業戲院發展中的樞紐位置,並剖析宮古座所在地點、建築樣式與戲院內部空間的選擇,表徵了一個對劇場建築傳統求新求變的企圖,但是仍然落回對日本形式的仿效。本研究除了能指正當前許多宮古座相關訊息的謬誤之處,發掘許多前人未知之處,並且將宮古座置入日治時期臺南市商業戲院發展的整體脈絡之中考察,期望能對宮古座戲院有一個較全面性的了解。
|
關鍵字: | 宮古座戲院、臺南市、戲劇、電影、日治時期 |
著作名稱: | 台南近現代的社會功能轉變與表演空間更替 |
年度: | 2018 |
類別: |
會議論文
|
摘要: | |
關鍵字: | |
著作名稱: | 臺灣特定場域表演的萌發與侷限 |
年度: | 2022 |
類別: |
會議論文
|
摘要: | 本文試圖釐清臺灣特定場域表演的萌發歷程,主要並非西方特定場域表演概念直接橫移而來的實踐,而是在諸多與特定場域表演相關聯但又不完全相同的創作想像的影響之下,以及後續藝文生態的文化物質條件召喚之下,使得相關的實踐有更豐茂的開展,成就了臺灣特定場域表演現象。
特定場域表演在臺灣的萌發歷程,既形塑了臺灣特定場域表演的特有樣態,也形塑其視野上的限制。臺灣特定場域表演在概念及論述上,雖然逐步邁出受環境劇場遮蔽的情形,但是若不進一步意識到特定場域表演與既定劇場中的演出生產機制差異的可能性,則特定場域表演基本上仍不脫將劇場中演出的戲劇(或舞蹈)作某些主題限定與形式的調適,移到非典型劇場空間來創製演出的模式。這使得特定場域表演一詞作為劇場演出形式分類術語的意義,遠大於對劇場演出產製過程的反思與開創的意義。
面對這樣的現象,設法框定特定場域表演的定義來作界定或廓清臺灣特定場域表演的範疇,並無助於實踐與論述進一步的開展。因此,本文不尋思定義嚴謹的界定與廓清,而反思特定場域表演的核心價值與可能,並以此作為突破當前臺灣特定場域表演限制的建言。研究者借鏡西方特定場域表演的論述,並搭配自身對相關創作的實質體驗與思考,提出特定場域表演在形式上的本質定位應理解為觀眾感知現地空間,而在表演的內涵上應以現地場域空間為主要文本。本文提出一個看待特定場域表演的框架,此一框架並不局限於構思創作的參考,同時也是觀眾/參與者經驗演出與論述者論析視角的參照框架,使創作、觀賞與論述都能相互輔助對新的創作可能維持開放性,避免觀賞與論述無法跳脫既有框架而捻熄了創作上新的嘗試與可能性。期待這樣的框架能在創作、觀賞、論述各個面向帶來新的視角面對特定場域表演,為臺灣的特定場域表演帶來新的契機與可能。
|
關鍵字: | 特定場域表演、環境劇場、表演空間 |
著作名稱: | 日治時期臺南市商業戲院考辨 |
年度: | 2016 |
類別: |
會議論文
|
摘要: | |
關鍵字: | |
著作名稱: | 從演出空間初探台南特定場域表演的形構 |
年度: | 2015 |
類別: |
會議論文
|
摘要: | |
關鍵字: | |
著作名稱: | 准商業劇場《台灣舞孃》在社會文化脈絡中的形構 |
年度: | 2014 |
類別: |
會議論文
|
摘要: | |
關鍵字: | |
著作名稱: | 文創產業思維下的劇場表演藝術──一個藝術社會學考察芻議 |
年度: | 2013 |
類別: |
會議論文
|
摘要: | |
關鍵字: | |
著作名稱: | 身體作為再現內在過程的途徑:即興舞蹈中音樂性的編碼與解碼 |
年度: | 2013 |
類別: |
會議論文
|
摘要: | |
關鍵字: | |
著作名稱: | 史坦尼斯拉夫斯基表演體系教學的實踐與轉化 |
年度: | 2012 |
類別: |
會議論文
|
摘要: | |
關鍵字: | |
著作名稱: | 劇場表演形塑空間生產 - 台南321巷藝術聚落的生成 |
年度: | 2017 |
類別: |
研究計畫成果報告
|
摘要: | 台南的321巷藝術聚落曾是廢棄的官舍群,經歷了曲折的空間重塑與轉化才成為今日樣貌。本文藉由Henri Lefebvre的空間生產理論,分析劇場表演-特別是與表演場所關係緊密連結的特定場域表演(site-specific performance)-如何促成新的空間生產過程,以轉化與重塑場所地點的空間意義與功能。
本研究著重分析在321巷空間中發生與劇場表演相關的三個重要事件:首先是楊美英領導的那個劇團在2012年製作的兩個特定場域表演、其次是台南人劇團團長李維睦策劃的2014年及2015年321小戲節、最後是李維睦設置台南人戲花園的簡易舞台。這些劇場表演相關的事件促成越來越多的表演,也帶進越來越多的觀眾來到321藝術聚落。這形成新的與劇場活動相關的生活空間的介入,逐漸促成其他越來越多的劇場表演成為321巷藝術聚落空間實務的一部分,實質地鞏固我們今日所知321巷藝術聚落樣貌的生成。 |
關鍵字: | 321巷藝術聚落、空間生產、特定場域表演、劇場表演 |